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田间地头,在山林水泽,只要有人,只要有劳动者的身影,就有我们的先民高声吟诵诗歌的声音。而《诗经》,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处处围绕着诗歌,一个人要是不懂得一点诗歌,那是不能够立足的,以致于在国家的外交上,也要借助《诗经》。所以,那是学习《诗经》是人们的必修课。

孔子作为删订《诗经》的人,对《诗经》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而教学生理解《诗经》,也成了孔子的义务。

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纵,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这很好,但还不够,比不上贫穷却因为好道而快乐,富贵却十分懂得礼仪。

子贡很聪明,听了这话,马上发挥联想,说是不是就是《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听了很高兴,点点头说可以和你说《诗经》了。

又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夏跑来问了他一个问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是“绘事后素”,子夏听了后马上说是不是“礼后乎”,孔子听了也很高兴,说可以和他谈《诗经》了。

在这两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觉得可以谈论《诗经》了的学生,都是富于联想的学生。

当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时候,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已经把做人的境界提高了一个层次,然后子贡联想到《诗经》里两句诗,可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并没有“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意思在里面,子贡想到这两句诗,不过是他自己的联想而已。

孔子觉得可以谈论诗歌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没错,都是有着丰富联想的学生,而不只是理解字词句表面的人。

字词是死的,当诗人写下一首诗的时候,固然是他当时心境的表现,可是,正是因为后人对他的不断联想,不断“误解”,而让诗歌的内涵日趋丰满。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的不同的读者的个人经历不同,从而对同一个对象产生了不同的联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经过千千万万的读者的联想,而让诗歌的内涵愈加丰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