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齊景公聽到晏子說到後面,愈發覺得自己因馬殺死馬官,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萬一讓諸侯們知道了,我這帥氣的形象,還要不要了。於是,晏子從齊景公手中拿過戈指着馬官說: “你身爲國君的馬官,卻私下殺死了國君的愛馬,其罪一。

近期由於疫情的緣故,孩子們只能通過網課的形式上課,這對於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是一次考驗。朋友是一名老師,她跟我聊天時,提到過這樣一種情況:上網課的時候,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甚至乾脆就在自己的房間拿出手機和同學們一起打遊戲。這樣一來,家長還以爲孩子正在認真學習,事實上孩子的聽課效率其實並不是很好。並且,考試是做不了假的,當學校的網上月考成績出來後,家長着急了—— 孩子們成績怎麼下滑這麼厲害呢?當家長拿着成績去質問孩子的時候,雙方便因爲上課玩手機的問題,發生了爭吵。孩子的觀點是我上課累了放鬆一下而已,家長覺得這是玩物喪志,便將孩子數落一通,並且沒收了他的手機。本來家長的出發點是爲了孩子好,可因爲處理方式不當的問題,孩子和家長玩起了冷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今天,咱們聊聊,在教育子女或者日常工作中想要規勸他人,應該怎樣把握技巧的問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馬官殺死了齊景公的愛馬,晏子該如何規勸齊景公?春秋時期,齊國的馬官殺死了齊景公的愛馬,齊景公非常生氣,拿起戈就想處死馬官。晏子攔住齊景公,想保下馬官。但晏子又不能直接對正在氣頭上的齊景公說自己想保他,這肯定會激怒對方。想了想,晏子心生一計,他指着馬官對齊景公說:君上,不能就這麼便宜了馬官,要讓他知道自己是冒犯了國君的尊嚴才該被處死。齊景公想了想是這個理,便讓晏子繼續說下去。於是,晏子從齊景公手中拿過戈指着馬官說: “你身爲國君的馬官,卻私下殺死了國君的愛馬,其罪一; 你因私自殺死國君愛馬,使得國君要殺害你,這是其罪二; 這件事若是讓諸侯們知道了,他們一定會笑話齊景公,這是其罪三!”齊景公聽到晏子說到後面,愈發覺得自己因馬殺死馬官,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萬一讓諸侯們知道了,我這帥氣的形象,還要不要了?齊景公拉了拉晏子,小心對他說:我看這事,要不就算了吧?萬一有損我仁愛的名聲,那多不好啊。

【馬】晏子的目標達成了,他的心裏美滋滋,但他還不能表現得很明顯,畢竟自己的目的讓領導看出來了,那可能就適得其反了。

2、語言的藝術按照常規的做法,這個時候有三種解決方法: 1、偏向馬官,直接向君王提出建議,請求寬恕馬官;2、偏向君王,怒斥馬官的罪行;3、當作什麼都沒發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都不做,顯然並不適合,因爲放任不管,以後別人議論領導的時候,自己不好受,而接手過後,事情處理不好是自己能力不行,兩邊不討好。 所以,這不光要做,還要做得漂亮!勸諫領導這種事情,其實就和教育子女一樣,你必須要用好技巧,不能顯露出“我是爲你好,你理所當然”就應該聽我話的態度,這樣做的後果,只會讓對方感覺你是在壓迫他,從而越發牴觸,這就是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道理。晏子這樣的聰明人勸諫人的方式,就不一樣了,他把自己放到了當事人的角度,以領導的視角來講述這麼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同樣的道理,可換了種角度,就拉近了自身和領導/子女的距離,讓對方真真切切願意接受你的建議了,何樂而不爲呢
【該內容通過維權騎士士值品牌館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