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舊金山6月2日電 題:舊金山灣區華人:沒人願意生活在憂慮中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由亞太政策與規劃委員會、美國華人權益促進會以及舊金山州立大學亞裔美國人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停止仇恨亞裔美國人與太平洋島民行動”自3月19日正式啓動以來,已收到近2000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歧視的報告。《舊金山紀事報》報道稱,根據這項統計,大約40%的事件發生在加州。這其中,近一半發生在舊金山灣區。

生活在舊金山的朱女士在等待綠燈過馬路時,被一名白人男子辱罵。隨後,口水落在了她的臉和衣服上。

“(那一瞬間)情緒非常複雜,沒有恐懼,會有一點不知所措。”朱女士說,“這個病毒不是我們的錯,他們爲什麼要這個樣子呢?”

朱女士接受了多家媒體的採訪,積極發聲。“我很想幫助別人,想對世界產生一點積極的改變。”

來自陌生人以及朋友的問候,讓朱女士倍感溫暖。不少人告訴她,感謝她的發聲,讓人們意識到有這種歧視現象的存在,“大家要團結一致”。這些問候,讓她有一種羣體歸屬感。

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朱女士說:“不要讓這樣的事情影響情緒,希望正能量能夠得到傳遞,這樣的事不要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管理“停止仇恨亞裔美國人與太平洋島民行動”數據庫的Russell Jeung是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亞裔美國人的教授。他發現,在許多案件中,當事人“被故意咳嗽與吐口水”。因此,他在數據庫中新增了這一類別。

不過,在亞裔遭受的歧視事件中,語言上的攻擊更爲普遍。同時,女性受騷擾的案件是男性的兩倍。

羅女士在舊金山海邊遛狗時,遭到一名女性無家可歸者的騷擾和辱罵。羅女士錄下視頻,並將其放到社交網絡上。

視頻中,羅女士避開之後,這名女子繼續糾纏,並越來越激動。現場有人試圖阻止她進一步騷擾羅女士。這名無家可歸者喊道:“我們不歡迎你來到這裏,這就是我們選出特朗普的原因,你偷了這個國家的錢。”

羅女士隨後報警。她在社交媒體上說:“現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瘋狂。如果你看到這樣的騷擾,請伸出援助之手。非常感謝這些善良的人幫助我。”

生活在硅谷的李女士也在社交網絡上寫出了自己的遭遇。在超市結賬時,因爲排在後面的顧客未遵守“社交距離”,李女士禮貌地提醒了對方,不料收銀員說:“你真有趣,你從中國來,是你把病毒帶來的。”

隨後,收銀員態度更加惡劣。還喊叫着讓李女士“出去”。根據李女士的描述,當時店內還有兩名員工和其他顧客都一起叫她離開。

涉事的Oakmont Produce Market在社交媒體發表道歉聲明稱,已經解除與該員工的僱傭關係,“她的行爲和無知不代表我們超市”。道歉聲明下有許多亞裔網民留言稱,超市的道歉含糊其辭,未表明該店關於歧視的態度,卻將過錯都歸咎於一名員工。

疫情暴發初期,舊金山灣區還未強制居民戴口罩,不少亞裔因爲戴口罩而遭到不禮貌對待。在灣區從事廣告行業的韓女士戴口罩在藥店排隊時,一名白人女性跟她說:“你如果沒有病,就不要戴口罩。”

自己的這次經歷加上其他歧視亞裔的新聞,讓她萌生了回中國工作的想法。韓女士說,“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沒人願意整天生活在憂慮中。”

在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年輕華人都表達了類似的想法。有人已經開始詢問在中國的朋友,是否有合適的工作機會。

而做房產中介的林先生表示,自己全家都已移民美國多年,事業、人脈以及保險等等都在美國,換一個國家生活“是巨大的工程,不太可能”。他說:“只能平時處處小心,不與人爭執,希望能快點渡過眼前的難關。”

因爲不斷看到襲擊亞裔美國人的視頻,舊金山華人Max Leung發起組建了一支巡邏隊來保護華埠。他說:“我在舊金山長大,仇外心理、偏見、歧視、種族主義、欺凌和暴力一直是亞裔社區遭受的持續性問題。”組織裏的志願者主要來自退伍軍人。Leung表示,相信團隊可以在未來幾年爲社區帶來一些安全感。

隨着美國各州陸續重啓經濟,Russell Jeung教授擔憂,“居家令”結束後,歧視亞裔事件可能會增加。(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