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華水岸F區小區消防通道處的重重“關卡”,門外由市政部門設置的隔離樁和石墩。記者調查發現,小區除了在北門保留了雙向通道外,剩餘的消防通道加鎖並設置了多重隔離樁和隔離欄,在潛在的安全隱患面前,消防壓力驟升。

“這些‘關卡’到底由誰負責、該找誰拆除呢?發生災情時能夠及時拆除嗎?”近日,有市民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區消防隔離樁設置不合理,擔心影響救火效率。

記者調查發現,京城不少小區消防通道周邊都安裝了隔離樁,“款式”五花八門,有些甚至就直接裝在消防通道之上。經年累月下來,不少隔離樁拆卸不易、維護乏力等問題也顯現出來。

設置重重“關卡”阻礙,引發居民擔心

世華水岸F區小區毗鄰南四環邊的涼水河畔,有近600餘戶居民。小區有4處消防通道,4號樓1單元樓前大門是其中主要的消防出入口。記者近日在該大門處看到大門已經上鎖,僅留左側小門作爲居民出入的通道。大門內外均設置着多重隔離樁:在大門外的金橋東街道路黃色消防標示線上,立着6個黃黑相間的隔離樁和石墩;門內則是8個雙層混凝土輪胎製成的移動隔離物;緊挨着大門正中間處則放着4個大垃圾桶,可謂“關卡”重重。

世華水岸F區小區消防通道處的重重“關卡”,門外由市政部門設置的隔離樁和石墩。

重重障礙之下,世華水岸F區的該消防通道能夠在災情發生時及時響應嗎?這成了懸在居民心中的一個問號。居住在5號樓的鄒先生告訴記者,設置隔離樁主要還是爲了防止車輛亂停放,如果能及時移除和拆卸就沒問題,不過大門旁邊的四個大垃圾桶沒必要放在這裏。4號樓的楊大媽則有疑問:“如果真發生火災,這些‘關卡’到底由誰負責、該找誰拆除呢?發生災情時能夠及時拆除嗎?”

世華水岸F區小區消防通道門內,每個雙層輪胎製成的隔離柱質量在45公斤以上。
世華水岸F區小區消防通道門內由8個雙層混凝土輪胎製成的移動隔離物,很難搬動。

與此類似,在東五環外的尚東閣小區西門,消防通道周邊同樣設置了多重隔離樁。記者在現場看到,西門由一把鐵鎖“把門”,門上掛着兩幅“消防通道,禁止停車”的標語,地面則用黃色網格線標註出消防通道。西門門外,擺放着兩個安全石墩,以及兩個高約半米的活動消防隔離樁。而在西門裏約十米,又有數個活動消防隔離樁,以及一排高約40釐米的白色隔離欄杆。

“這樣一弄倒是好,西門內外確實沒有人亂停車佔用消防通道了。但是有了好幾道卡子呢,真有個着火什麼的,看起來不太讓人放心。”小區居民秦先生說,尤其是到了晚上,西門外的緊挨鐵門的消防通道經常會被多輛共享單車堵上,自己也向物業打過電話,希望能夠及時清理。

《北京市消防條例》規定,社區消防通道應保持暢通,嚴禁設置隔離樁、欄杆等障礙設施。但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小區之所以在消防通道口設置重重隔離樁和隔離欄,初衷和理由大多都是爲了防止佔道停車、亂堆亂放阻擋消防通道。

拆卸樁不同所屬不同,真要拆並不容易

針對居民的疑問,記者找到世華水岸F區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兩位工作人員介紹說,小區一共有四個消防通道,四號樓下通道內外設置的隔離樁主要還是爲了防止居民佔道停車和亂堆亂放,而且不同隔離設備所屬的單位也不一樣。“門外的隔離樁和石墩是市政消防部門設置的,門內的8個隔離輪胎是由物業放置的,大門的鑰匙放在4號樓的物業處,有24小時值班人員。發生災情時,門內的隔離樁可以隨時搬動,門外的要跟當地的市政部門聯繫。”

那麼,設置這麼多的隔離樁“關卡”,一旦發生火情是否來得及在較短時間內全部清理完畢呢?該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在3至5分鐘內完全能清除。

記者在前述大門外看到,現場共有6個立柱式隔離樁和3個石墩,隔離樁底座有4個凸起的螺栓固定,必須得用專門的鑰匙才能拆卸掉,而鑰匙則保管在市政部門,要跟屬地市政部門聯繫。大門內的8個隔離障礙物則是由雙層的輪胎填充沙礫製成,中間由較窄的輪胎相連,每個中間間隔1米。每個輪胎大概在45公斤以上,記者使出全身力氣絲毫不能移動上層的輪胎半點,拆除的難度不小。

然而,一旦發生火災等災情,首先要跟市政部門協調拆除大門外的隔離樁,同時要組織人力搬運大門內的隔離物和四個大垃圾桶,最後由物業值班人員打開大門鎖。經過記者粗略測算,總耗時肯定超過物業工作人員保證的3至5分鐘。此外,記者走訪還發現,在四個消防通道里面,靠近1號樓東側大門上加了三把鎖,大門與地面的泥土由於時間久遠早已板結在一起,無法移動,完全不能用。重重隔離樁,想拆卸不容易。

而尚東閣小區物業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因爲疫情防控的原因,西門鐵門一直鎖着,鑰匙在物業和保安處。對於居民擔心消防通道“關卡”多可能影響救援,他表示不用太擔心。“要有什麼事,第一時間就能開,能夠保證效果。我也跟領導說一聲這個事。”而針對夜間單車扎堆消防通道一事,該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會讓保安及時清理。

維護垃圾和商販“圍堵”後期維護成問題

消防通道設置重重隔離樁的另一面,記者發現在後期維護過程中也問題重重。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很多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一些消防通道被臨時關閉,也給有限的消防條件帶來壓力。

豐臺區西馬金潤家園有5000多戶居民,小區共有8個進出口,每個進出口同時也都是消防通道。受疫情影響,目前小區封閉式管理,只保留了北門作爲唯一的進出通道,其餘7個出口都被封閉。記者調查發現,小區除了在北門保留了雙向通道外,剩餘的消防通道加鎖並設置了多重隔離樁和隔離欄,在潛在的安全隱患面前,消防壓力驟升。

西馬金潤家園小區西二門內隔離樁旁邊並排擺放着垃圾分類桶。

在靠近角門南路的北一門,往日社區二區居民的進出口大門兩側,是琳琅滿目的食肆。小區封閉式管理之後,北一門門外也成了小商販擺攤的地界,擁擠不堪,遇火情時消防車輛根本無法進入。門內則設置了兩道隔離樁,每道有2個隔離欄,隔離欄下面還另外加鎖鎖住。居住在3號樓的王大爺說,隔離欄是爲了防止佔道亂停,不過還是有不少老年代步車穿過隔離欄停進去,“發生火災時還得從14號樓和15號樓之間的物業管理中心拿鑰匙打開隔離欄,耽誤時間,形同虛設,用處不大。”

此外,一些隔離樁也正在被垃圾“圍堵”。西馬金潤家園小區西二門,在距離小區大門20多米處設置了三個隔離樁,靠南側的兩個隔離柱下面分別由兩把鎖鎖住了。不過三個並排的隔離樁旁卻擺放着5個分類垃圾桶,裏面盛滿了垃圾,一旁的“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標示牌表明這裏是小區定點垃圾站。不時有小區居民將生活垃圾扔進垃圾桶內。一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最北側的隔離柱沒安鎖是“爲了方便垃圾轉運”。滿載垃圾的垃圾桶能夠在火災發生時數分鐘內清理完畢嗎?小區消防通道適合設置定點垃圾站嗎?這些都是很多小區面臨的實際問題。

記者也觀察到,隔離樁設置後,往往後期也容易面臨維護乏力甚至停滯。豐臺頂秀欣園東苑小區有兩個消防通道,其中東北門作爲消防通道與南頂路相接。該小區東北門設置了9個黃黑相間的可拆隔離樁,但由於年久失修,隔離樁全部破損掉漆,下面的螺栓已經生鏽失效,鑰匙已難打開。“如果遇到險情只能用消防斧直接破壞掉這些老舊隔離樁。目前處於防疫封閉管理期,東北門暫時封閉,所以對隔離樁的維護得等以後再提上日程。”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如此說。

頂秀欣園東苑小區東北門隔離樁年久失修,螺栓生鏽失效。

建議最低留出3.5米,不合理的需拆掉

“目前,設置消防隔離樁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因此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隔離樁。”北京物業管理專家童超說,然而隔離樁的設置有一個基本原則——不能阻擋消防通道,阻礙消防救援。他認爲,各小區最低需要留出3.5米至4米寬的消防通道,而且不能在消防通道上設置隔離樁。“緊急情況下還要先去破除隔離樁,阻礙了滅火時間,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他建議,物業等相關方面應該根據每個小區每個樓的實際情況,提前規劃設計好消防通道,減少不必要的設施,使消防車能夠更好靠近樓棟,提高救火效率。

對於那些設置不恰當、不科學,後期缺乏維護的隔離樁,童超認爲該拆除就要果斷拆除。他說,首先應該由物業公司或者小區業委會責令物業公司立即整改。“街道辦、鄉鎮人民政府等主管部門也可以介入,責令相關方面拆除障礙。而且要在一定期限之內拆除完畢,保護好消防車進入小區的方便之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松林 胡德成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