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想到最近傳出一番臺積電張忠謀對中國芯片製造的看法,引起不少人的不滿。在新聞中,張忠謀提到:“中國大陸應該更加專注於芯片設計,而芯片製造就交給臺積電負責,因爲大陸半導體制造方面並不易超越臺積電。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芯片研發生產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因爲對芯片瞭解不足,很多人對芯片的印象都只停留在電子產品上,但是還有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高端芯片,比如說比如醫療、汽車、以及其他通信企業等等。並且高端芯片技術不僅能推進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還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國對芯片的需求量大,但是由於技術不足,所以生產芯片的重任卻需要交給臺積電。臺積電跟中國的企業已經建立了很多年的合作,如果沒有美國現在的干擾的話,這個合作應該會持續穩定下去。沒想到最近傳出一番臺積電張忠謀對中國芯片製造的看法,引起不少人的不滿。

  張忠謀稱中國應專注芯片設計,引起網友不滿

  臺積電與大陸半導體行業的聯繫很深,已經是非常親密的合作伙伴。2019年,僅華爲一家企業就佔臺積電整體營收的14%。而從2016年開始,臺積電就已經陸續在南京、上海兩地開始建廠佈局。沒想到網上卻開始流傳臺積電張忠謀看不起中國大陸半導體制造的新聞。在新聞中,張忠謀提到:“中國大陸應該更加專注於芯片設計,而芯片製造就交給臺積電負責,因爲大陸半導體制造方面並不易超越臺積電;”似乎是在暗示中國應該把所有的芯片製造的訂單交由臺積電來做。

  網上流傳的畫面由於只截取了部分採訪內容,致使不少人憤怒地開始攻擊張忠謀。其實張忠謀有點冤枉,因爲這並不是近期的新聞,而是張忠謀於2018年1月參加的鳳凰衛視一檔訪談節目《領航者》。而張忠謀的這番話其實是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在製造方面臺積電是否會擔心來自大陸的競爭,因爲大陸可以用舉國之力發展一個行業,這使得很多行業實現了彎道超車。”他只是做了一個假設,並沒有真的認爲中國人舉全國之力都沒有辦法造中國芯。

  張忠謀可能並沒有真的覺得中國人舉國之力都難造芯,而是希望中國人應該專注芯片製造,但是這一番話是真的引起不少中國人不滿。中國芯片技術跟世界頂尖之間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並不代表這些差距是無法縮小的,如果真的按照張忠謀的說法,中國大陸放棄芯片製造,一味依賴臺積電,反而會給中國芯片製造最大的打擊。

  大家對張忠謀這番言論感到憤怒是很正常的,因爲近年來美國爲了打壓華爲,禁止將芯片出口給我國,甚至還禁止臺積電爲華爲代工生產芯片。在美國宣佈禁止芯片出口之時,雖然華爲已經向臺積電緊急追加了7億美元的訂單,但業內人士估計,即便是訂單真的能夠生產出來,這些芯片也只能夠華爲維持2年。從此可以看出中國芯片受制於人的不便之處。

  比亞迪王傳福力挺中國,稱中國人也能“造芯”

  張忠謀的這一番言論,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不少網友在網上開始留言攻擊他,甚至連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也公開怒懟,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表示:“一些技術專利都是紙老虎,要知道芯片是人造出來的,不是神造出來的;” 管子曰:“力出一孔、其國無敵”,在經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後,也是再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真的可以做到“力出一孔”。

  王傳福這一番話得到網友們的一致認可,由於科學技術起步晚,中國很多科技都嚴重落後於西方歐美國家,但是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努力,中國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王傳福的這一番話的意思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人做出來的,技術專利雖然聽上去是技術壁壘,但是隻要突破就沒什麼值得害怕的。不管是芯片設計還是光刻機制造,只要中國人齊心合力,就已經能夠造出來。

  比亞迪王傳福到底有什麼資格說這番話呢?因爲人家就是這麼過來的。在不少人眼中,比亞迪是一家專做新能源汽車的公司,但是其實比亞迪旗下還有比亞迪電子、比亞迪微電子,其中比亞迪電子主要是走富士康的電子產品代工模式,而比亞迪微電子則主要爲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車用IGBT芯片。在很多年之前,比亞迪就已經開始佈局半導體行業,近日比亞迪半導體公司更是獲得了19億元的投資,在增資擴股後持有其 20.2126% 股權。

  比亞迪的逐漸強大對臺積電而言是一個威脅,因爲比亞迪半導體擁有完整的晶圓製造、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的生產鏈,只缺EUV級別的光刻機。比亞迪拓展半導體業務時間其實並不長,但是卻已經擁有這麼多耀眼的成績,難怪業內有人表示比亞迪在未來可能與臺積電競爭國內半導體一哥的位置。

  總結

  我們要承認中國芯片製造跟世界頂尖水平之間還存在着差距,但是卻不應該過度自卑。很多中國人以爲中國跟世界的差距可能需要用10年的時間才能夠趕上,其實沒有這麼誇張。因爲中國這些年各行各業都是在穩步發展,而反觀西方科技發展,進入了瓶頸期,發展十分緩慢。而比亞迪這樣的企業目前是最有希望的企業,帶着一顆中國人也能“造芯”的心在崛起。張忠謀想不到的是,中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只需要40年的時間,相信中國也會用最短的時間造出屬於中國的“中國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