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是上小學了,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課程,於是紛紛給娃挑選會開展"超前教育"的幼兒園,殊不知給孩子的發展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寶媽小黎爲孩子操碎了心,寶寶還沒上幼兒園,她就考慮到了孩子以後上小學的問題了。家裏男寶3歲半,差不多到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她爲了孩子畢業後能順利銜接小學課程,專門物色了一家雙語幼兒園。


小黎跟丈夫表示,她物色了好幾家幼兒園,最終決定了其中一所:"這家幼兒園到了大班會對孩子進行'準小學教育',孩子學過之後上小學會更快適應。"她滿心以爲丈夫會贊同,不料對方搖搖頭:"你沒看新聞嗎?幼兒園'超前教育'已經被教育部叫停了。"



聽完丈夫說的話,小黎怔住了。原來,孩子若在幼兒園接受"超前教育",背後的隱患將在二年級紛紛湧現,迎來大爆發。上了二年級的孩子,對於自己學過的知識完全沒有興趣,這樣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發育。


不少家長像小黎一樣,擔心幼兒園不"超前教育",孩子上小學會難以適應,這種心理是正常的。但是說到底,"超前教育"終究是揠苗助長,危害不小,家長別不在意。



1、學習興趣降低


在幼兒園接受了超前教育,一二年級的知識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是學過的內容了,這就會導致他們產生"我都學過了,不聽了"的想法,以至於上課不聽課、開小差。然而,小學的教學內容跟幼兒園教的內容很可能有些許不一樣,孩子如果不聽講,以後到了三年級會發現很多內容都聽不懂,基礎越來越差,成績難以提高。


2、抑制孩子想象力


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思維活潑,父母和老師應該注重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思考能力、專注力等素質,而不是早早把孩子的思維限制在應試教育中。這樣會抑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也讓他們的童年失去了快樂和自由。



1、瞭解幼小區別,給娃做好心理準備


小學和幼兒園有很多區別,一來,幼兒園管理比較寬鬆,孩子遲到、早退都比較隨意,小學會更加規範;二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主要是玩耍和啓蒙,而小學則是學科知識;三來,幼兒園時期的寶寶們學習意識比較薄弱,而小學則要求孩子們逐步建立學習目標。


家長要根據幼小區別,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激發孩子上小學的興趣和願望,讓他們接受並期待上學。



2、培養孩子綜合能力


幼兒園的孩子稍微任性些也沒什麼關係,但若是小學,卻有些讓人頭疼了。作爲家長,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如自己起牀、喫飯、整理桌子被窩等等;同時讓他們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規劃能力,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陪他們制定一些小計劃,這樣孩子以後可以學着安排學習任務。



3、培養孩子的視聽覺能力


很多孩子上小學的家長會發現,自家娃總是把字寫錯,哪怕抄寫了幾十遍,第二天還是寫錯。這是因爲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所欠缺,這樣的孩子會表現得粗心大意,寫作業效率低、上課經常走神。除了視知覺能力外,家長還要培養孩子的聽知覺能力,增強他們的注意力、理解能力,這樣孩子會更好地接收老師傳授的知識。



孩子學習急不得,家長不要揠苗助長,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幫助他們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怎麼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