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学校外教课独具特色。

丰丽学校校园一角。

民办学校教育城域网建设完成100%,实现民办学科教研员全覆盖、教师免费培训全覆盖,每年培养名校长5人、学科带头人15人、骨干教师30人、教坛新秀60人,初中毕业生中考合格率80%以上、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78%以上……2016年,龙岗区正式启动《民办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简称《行动计划(2016-2018)》),拉开了龙岗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3年来,龙岗区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标“学有优教”的目标,高水平推动全区民办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发展。

从最初野蛮粗放的生长模式,走向规范、精细、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龙岗民办教育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时期下的问题和困难。为此,龙岗区近年来密集出台一系列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措施,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竞争意识欠缺 办学质量有待提高

作为深圳市民办教育大区,龙岗区现有省一级民办学校6所,市一级民办学校53所,区一级民办学校13所,所有学校均为广东省标准学校。“龙岗民办教育的发展,补充了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丰富了教育供给结构体系,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为促进社会稳定和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龙岗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龙岗民办学校仍以中低端为主,在79所学校中,仅有市级优质民办学校9所,区级优质民办学校25所。部分民办学校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育人能力、师资水平等方面较为滞后,办学质量有待提高,龙岗离民办教育强区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龙岗之所以能成为深圳民办教育大区,关键是公办学位紧张。由于众多来深建设者子女凭积分进不了公办学校,因此,龙岗的民办学校根本不愁生源,这也导致部分学校缺乏竞争意识和动力,甘于现状。”该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工作人员葛建平表示,“内地的民办中小学属于可替代的选择教育,这就使得办学者想尽办法改善软硬件质量。而在龙岗,民办教育是兜底教育,其首要功能是为了解决广大来深建设者子女的入学问题。”

“龙岗民办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数量众多,这和内地的情况刚好相反。在江浙等民办教育发达的地方,民办学校主要集中在高中教育阶段,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民办学校所占比例很小,但实力很强,在各种竞赛和学业测试中常常处于领先位置。”龙岗区东升学校校长王劲松介绍。

教师薪酬偏低 优质师资力量不足

一个是选择教育,一个是兜底教育。竞争动力不足只是龙岗民办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采访中,不少民办学校负责人反映,缺乏投入资金,才是困扰龙岗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

龙岗区鹏达学校校长李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0多年时间,对于龙岗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他有着自己的看法。“目前相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限制得太死,由于我们是老学校,学费定得较低,上涨幅度有限。我认为,应该根据市场来自行调节,不然怎么去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李灿说,创办教育需要巨大的投入,尤其在深圳这种生活标准较高的地区。如果不采取更灵活机动的收费标准,软硬件水平势必大大落后于公办学校,这也导致一些家长对民办学校“不信任”,不利于龙岗公办民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缺乏投入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教师的薪酬福利。据了解,与公办学校编制内教师相比,龙岗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仅为前者的一半左右。“在全国范围来看,深圳地区经济发达,公职人员薪金较高。而内地公办与民办教师的差距没有那么大,一些民办学校为争夺优质生源,甚至开出比公办学校高得多的薪水,吸引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校长朱正兴说,“我们学校老师的工资水平在龙岗区民办学校中(不含中外合作办学)可以说是最高的了,但和公办学校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薪酬偏低加上缺乏职称评审机制,导致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较大且不易招收到优质人才。“我们学校算是比较好的,师资队伍相对稳定,也有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看重这里的平台,愿意留下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但面对一些花力气培养出来的优秀老师,考取公办编制后选择离开,还是感到有些可惜。”龙岗区龙岭学校校长王永忠说。

政策资金扶持 缩小公民办教育差距

缺少竞争意识和投入资金、教育用地审批困难、场地租赁期限不确定……如何消除这些制约因素,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新时期龙岗民办教育较为迫切的问题,基于此,近年来,龙岗区主动作为,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力求破解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难题。

早在2010年,龙岗区就在全国率先安排1亿元财政性专项资金发展民办教育,2011年开始,向民办教师发放长期从教津贴,每年发放金额6000万元,惠及5000名民办教师。2012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读民办学校的学生发放学位补贴,补贴最高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年7000元、初中每人每年9000元,目前每年需发放10亿元。“从教津贴和学位补贴的发放,提高了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促进了教育公平,缩小了民办与公办教育的差距。”葛建平表示。

此后几年间,一系列文件及具体实施方案更是密集出台:《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若干意见》《龙岗区民办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龙岗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民办学校“学历提升”“优质培育”“特色创建”“名师名校长”四个行动方案等“3+4”7个文件……龙岗区民办教育制度创新走在全市前列,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和免费培训,从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办学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分类分步推进,使全区民办学校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这些创新型政策呈现系统化、配套全、力度大的特点,既有宏观层面的若干意见、又有操作层面的行动计划,还有保障层面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专家认为,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发展红利将持续发酵。其中,《行动计划》(2016-2018)作为重中之重,汇聚多项创新举措,比如,关于民办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放教育投资,拓宽民办学校投融资渠道,每年拿出5000万元提供贴息贷款扶持民办教育;关于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民办教育新优质学校集群,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准政府资助学校试点等。《龙岗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则明确提出把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除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民办学校规范、安全办学外,还将设立优质特色民办学校奖励金、民办学校进步奖等多个奖励,有力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同优质发展。

来源:龙岗融媒记者 刘芳菲

龙岗融媒编辑:饶启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