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论相貌、家世、性格、才华都十分相配的皇帝和皇后,为什么就没办法在一起?而一个不起眼的舞女却能凭借着耍赖,撒泼,让官家对她宠爱有加,一生荣宠呵护。
这两天,追完了电视剧《清平乐》。
这部由正午阳光出品,王凯、江疏影主演的《清平乐》,用70集演绎了宋仁宗(王凯饰)一生的悲欢,以及宋仁宗生命里绕不过的两个女人,曹皇后(江疏影饰)和张贵妃(王楚然饰)。
剧中抛开官家与刘太后的明争暗斗、前朝大臣的朋党争锋、公主与侍臣的虐恋,帝后cp和帝妃cp也是满满的话题和看点。
论相貌、家世、性格、才华都在张贵妃之上的曹皇后,为什么就是抓不住官家的心?而张贵妃却是那么容易就得到了官家一生的宠爱!看很多人将原因归于张贵妃,其实不尽然。

先入为主的排斥,产生的感情像知己而非恋人
官家对于这个皇后,一开始便是排斥的,因为那不是他最想要的皇后。尽管与后来的张贵妃相比,曹皇后可谓占尽了优势。
论家世,曹皇后是开国名将的孙女,名门之后,家中世代为官,更重要的是大臣们都与曹家交好。如此的家世背景,即使二婚和传言“貌丑”,也不影响成为皇后的最佳人选。
而在这之前,官家本来已经遇到了自己心爱的陈熙春,可因为是商人之女,不适宜做皇后而送出了宫。这份怨气,让官家对曹皇后一开始就排斥。
说到相貌,虽然张贵妃是绝美,但是曹皇后的相貌想必也是出众的。
剧中新婚之夜,官家因为排斥这门婚姻故意没有踏进婚房,但是当第一次见到皇后的时候,官家的表情是愣住的,而且剧中官家也不止一次夸过皇后的样貌。

再说才情,曹皇后能文能武,眼界思虑甚至比官方都想得周全。
在初知苗娘子怀孕喜讯时,官家就想晋封她为婕妤,可是曹皇后劝谏不如待到苗娘子生产之后更好,可是官家不听,最后果然遭到一众大臣的反对劝谏。
后来大宋与别国征战,最初实力旗鼓相当,宋仁宗急功近利主战而不和的时候,曹皇后更是拿起了自己的胭脂,在地图上详细的为官家分析战况,讲明其中利害。没想到,还是没能劝住官家,最终仗打输了,官家自责不已。

也是在一日日慢慢的相处中,官家对曹皇后是产生了感情的。只是这种感情更像是一种知己情,不像对张贵妃那般爱恋。
每每朝堂之上发生什么大事,他总是第一时间跟曹皇后分享,甚至对于时政要事他也总询问曹丹姝的意见,连张茂则都说这是在后宫之中独一份的特殊待遇。
曹皇后终其一生得到的爱,大概也就是这样相敬如宾的知己情了吧。
被礼法和身份束缚的皇后,一步步推开了官家
在没成为皇后之前,曹丹姝也曾穿男装入书院、单方面与夫家合离、保持着一颗少女心,过得肆意洒脱,只是做了皇后,曹丹姝总是保持着皇后该有的威仪,端着皇后的架子。

帝后大婚五年还没圆房,曹皇后一直保持着皇后的矜持端庄不愿低头,甚至有一天连她身边的丫环也看不下去劝说她放下点架子,说几句软话把官家留下。可是却被她严词喝止,说:“身为后宫之主,怎么能用这种伎俩去魅惑官家”。
其实,官家也曾试图与皇后做一对恩爱夫妻,上门讨鹿肉脯,讨酒喝,手把手教皇后飞白,和她谈国事谈家事,俨然甜蜜夫妻的模样。
只是曹丹姝时时刻刻地用皇后身份要求着自己,就连官家也直接抱怨说“皇后没有朕也能做好一个威仪的皇后”,甚至把曹皇后当作了当年的刘太后。
而反观张贵妃,不像曹皇后懂大局,识大体,在她的眼里没有朝廷大事,有的只是一个女子对于心爱男人的痴恋。

张贵妃从一开始就敢爱敢恨,为了嫁给官家甚至以死相逼。
她总是在官家面前撒娇示弱,甚至不惜耍赖撒泼,对官家私下更是直呼“夫君”,就连说话也把“臣妾”换成了一口一个的“人家”。
每次见到官家,不管有谁在旁边,就一头扑进官方的怀里。在生活里也是毫不避讳地表达着对官家的崇敬爱慕,甚至直言“要给官家生好多娃娃”。这样率真又能激起男子保护欲的女子,怎能叫官家不爱?
两种不同的行径,结果就是一个渐行渐远,一个宠爱有加……
婚姻双方也是互补,官家对爱情和自由是渴望的
宋神宗的一生,为了做个贤君,过得相当压抑和自律。他走后,曹皇后也曾说,原本官家是最喜欢吃肉和喝酒的,只是为了做好这个官家,他才强忍着。

先是有刘太后把持朝政,官家对朝廷大事做不了主,甚至连自己的亲娘,也不能公开相认。
之后在刘太后的逼迫下娶了善妒又无能的郭皇后,好不容易等刘太后走后废了郭氏,又在朝臣的变相逼迫下娶了曹皇后。
过了而立之年,又因没有皇储时时被朝廷言官谏言纳宗士子为太子。官家的一点一滴,都能被言官拿来谈论是非,这个官家,做的是很憋屈的。
而张贵妃,正是官家叛逆一面的释放,可以不顾任何礼法,随心随性而为。
所以即使没有张贵妃,或许也会有李贵妃,王贵妃……
这些女子的身上,正是官家自身对于爱情和自由的一种渴望。很显然,这种内心的满足是曹皇后给不了的。
种种原因,导致绝配的官家和皇后,始终心意没能在一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