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积水及其相关疾病有独特优势,是儿童脑积水患者十分理想的治疗方式。

脑积水(hydeocephalus),顾名思义是指脑中积蓄了过多的液体,这些液体也就是脑脊液。当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出现梗阻,或者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减少,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里出现异常聚集,形成脑室的扩张,医学术语叫做脑积水,常常伴有颅内压的升高及其系列症状。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量占整个颅腔里不到5%的比例,脑积水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可出现不同的症状,病情轻重也有差异。脑积水按流体动力学分为交通性和梗阻性脑积水;按时限进展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脑积水,急性和慢性脑积水,进行性和静止性脑积水;按年龄分为儿童和成人脑积水。

儿童脑积水多见于6个月至7岁的小儿,在婴幼儿中脑积水作为单一先天性病变发生率为0.09%~0.15%,获得性(后天性)脑积水其发生率因原发病不同而各异。脑积水患儿在病变进展过程中,常有烦躁、嗜睡、纳呆、呕吐等症,甚至可以出现惊厥,重者常致失明,以及出现营养不良、智力发育障碍,大多不易养育,预后不良。但有部分轻症患儿如能及时治疗,常可逐渐缓解。

儿童脑积水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脑室穿刺测压、头颅影像学检查。1.临床症状和体征:头颅及前囟增大(婴幼儿),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脑组织受压引起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智能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2.脑室穿刺测压:颅内压高于正常值(小儿40~110 mm H2O);3.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可见颅骨变薄,内板可见指压痕(慢性病例)。CT见脑室扩大,脑室边缘模糊,室旁低密度晕环;基底池,脑沟受压或者消失。MRI可显示导水管梗阻,幕上脑室扩大;胼胝体变薄,向上拉伸;穹窿、大脑内静脉向下移位、第三脑室底疝入扩大的蝶鞍。脑电影成像可见脑脊液循环速度减慢。

目前临床治疗脑积水最主要的两种方法包括分流术和神经内镜手术。分流术适合于大多数类型的脑积水,但因存在“植入物”分流管而带来诸多弊端,如分流管堵塞和位置不当、感染、分流过度等,且儿童患者常因身体增长需二次手术更换分流管。随着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设备的进步和内镜手术技术的提高,神经内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其作用由观察和诊断发展到手术治疗,符合神经外科微创的理念。尤其是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在治疗脑积水及其相关疾病方面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认同。

神经内镜手术可通过内镜将光源置于手术区附近,照明效果更好;术中影像分辨率高,可进行全景和近距离观察,而且可对周围解剖结构高清观察,利于分辨病变与正常组织间的界限;成角内镜可以进一步扩大显微镜和0度镜不能直视的部位;脑脊液是内镜观察的良好介质,脑室也为内镜提供了自然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更符合脑脊液生理循环特点,适合于治疗大多数梗阻性脑积水和部分交通性脑积水,并能避免“分流管”带来的并发症。基于上述原因,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积水及其相关疾病有独特优势,是儿童脑积水患者十分理想的治疗方式。

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为国内较早开展内镜神经外科的科室,同时为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特别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内镜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积水、鞍区肿瘤、颅底肿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以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