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點點想要爲節目平反:節目理念是「將凶宅的獵奇性和改造房屋的成就感糅合在一起」,以此給觀衆帶來新奇有趣的觀看體驗。但有些遺憾,因爲觀衆「對凶宅中恐怖故事期望太高」的原因,國內豆瓣平臺上這檔綜藝只拿到6.9分,不少評論都失望表示“改造房子的片段過多,沒有想象中的恐怖感”。

恐怖片中,凶宅是最爲常見的元素之一。

空蕩蕩的院子、忽明忽暗的燈光、走廊上傳來輕輕的腳步,忽然之間飄過一陣風,像是有某種不明物體在旁邊吹氣…

每逢看到這樣的情節,觀衆都忍不住失聲尖叫,又或者捂住眼睛,不敢繼續挑戰。

但,你敢相信嗎?

現實生活中,居然有人住在這樣恐怖的凶宅中。睡原本是謀殺現場的臥室,在肢解屍體的浴缸中洗澡。

或因爲被騙買兇宅,或所有積蓄只夠買兇宅。他們只能擔驚受怕着生活在這裏。

這個時候,知名家裝住宅改造師們出現了。

以《凶宅改造》這檔最新綜藝爲載體,改造凶宅中對居住者們影響最大的區域。

有探祕曾經死亡案件的驚險感,也有家裝改造節目的成就感,看起來十分有趣,

率先出現在觀衆面前的,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座雙層大豪宅。

爲得到社保券,房東太太殘忍將租客們謀殺,整整7具屍體被埋藏在後院過。光是聽這個描述,就讓人毛骨悚然。

但很慶幸,節目中邀請到的兩位住宅改造師並不畏懼這些存在。秉着社會主義和諧強大的信仰,淡定自若開始改造。

第一步,給原本是泥土地面的鋪上瓷磚,徹底隔絕屍體殘骸經暴雨沖刷後露出來的可能性。

第二步,在院子中搭建露臺、涼亭和鞦韆,用來給朋友聚會、孩子們玩耍。

第三步,用瓷磚碎片在地面拼出孩子們的名字,在院子中各個醒目角落貼上全家福照片,以此打造“這是屬於我們的家”的溫馨感。

短短几分鐘,從前陰鬱的房子就變得溫暖陽光起來。讓觀衆感覺非常治癒…

《凶宅改造》是近期美國最熱門的綜藝。但有些遺憾,因爲觀衆「對凶宅中恐怖故事期望太高」的原因,國內豆瓣平臺上這檔綜藝只拿到6.9分,不少評論都失望表示“改造房子的片段過多,沒有想象中的恐怖感”。

對此點點想要爲節目平反:節目理念是「將凶宅的獵奇性和改造房屋的成就感糅合在一起」,以此給觀衆帶來新奇有趣的觀看體驗。

從這一點來看,改造環節佔比一半時常是必然。

且平心而論,節目中對於凶宅所承載恐怖故事的渲染,其實是很到位的——

描述凶宅過去發生案件時用詞非常專業,有一種看探案劇的感覺。所選取的凶宅也十分典型,有殺戮方式上的恐懼,也有心理上的可怕。

如藍色凶宅中,可憐女子被精神病丈夫分屍,方式極其殘酷。

又如擁有很長陰森走廊,童星女兒被父親殘殺的凶宅。節目中透露出「住戶女兒童年有喜歡幻想玩伴,玩伴名字和兇手名字一模一樣」的可怕信息,讓觀衆瞬間毛骨悚然。

考慮到節目類型是家裝改造的原因,製作組選擇用漫畫形式將這些恐怖故事展現出來。雖說削弱了恐怖性,但和整體節目基調是符合的,不應該成爲批評節目的理由。

節目之所以成爲爆款,是因爲凶宅和居住房租兩個完全對立的元素。前者恐怖,後者溫馨。

改造過程中,家裝改造師們可能會挖出的屍體、發現血跡,也可能會遇見其他恐怖的事情。以此帶來強烈的戲劇衝突感。

但最後,節目的基調是歸於治癒和幸福的。

因爲兇殺案的負面影響,人們居住時產生這樣那樣心理上的壓力。

凶宅被改造後,房間變得明亮,和兇殺案有關的舊傢俱被新傢俱取代,整個房子的感覺都變得不一樣,擁有更多居家氣息和幸福感。

就像節目中家裝改造師們說的一樣:“每棟房子,都值得擁有第二次機會。”

房子中發生過的恐怖事件仍舊存在,但因爲人們的心態變了,所以凶宅變成幸福的住宅。

再往深一點說:某種意義上而言,人生挫折也是凶宅。因爲害怕,所以不敢面對。

節目以改變凶宅的形式,告知觀衆改變生活方式和生活心態的重要性。

獵奇性和趣味性有了,治癒的感覺也存在,着實值得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