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爆發之後,新冠肺炎已經讓美國超過180萬人感染,死亡數超過10萬,似乎並沒有造成美國社會的動盪。

但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卻改變了這一切。他被白人警察虐待導致死亡的事件,讓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暴力示威活動,影響力似乎超過了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全部。

這更像是一個導火線,一種助燃劑。“弗洛伊德事件”也像病毒一般迅速,立即傳播到世界各地,各個領域,在足壇也引起了巨大的風波。在馬內社交軟件看到的圖片中,利物浦全隊單膝跪地,對去世的弗洛伊德表達哀悼,同時表達對於種族歧視的抗議。

而就在上週末的比賽中,20歲的多特蒙德小將桑喬,他的隊友阿什拉夫,門興的小圖拉姆,沙爾克04的美國球員麥肯尼,這4位年輕人都在比賽中用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弗洛伊德的聲援。

在比賽中,桑喬和阿什拉夫都掀起了球衣,爲美國警方暴力執法的受害者哀悼與發聲,在球衣上寫着“Justice for George Floyd”(爲弗洛伊德伸張正義)。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死亡激起歐洲足壇的爲他伸張正義的浪潮,包括拉什福德,姆巴佩、博格巴等等在內的球星紛紛參與進來,爲弗洛伊德的死亡發聲。

前曼聯,皇馬球星貝克漢姆爲他發聲,併發文寫道:2020年還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件事讓人心碎。我與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同在,我與黑人羣體、全世界數以百萬計憤怒的人們同在。

剛巧,我昨天剛剛回看了一遍《綠皮書》這部電影,藉着這件事情,也特別想和大家嘮一嘮。

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很難不會被鋼琴家雪利與司機託尼這段真實的友情故事所打動。但這其中關於種族歧視這一精神內核展開的情節,纔是我想說的。

電影裏有這樣一個片段:他們被警察扣留的那場戲,天黑後,他們倆在禁止黑人出沒的小鎮被檢查執照,警察嘲笑託尼爲黑人開車,嘲笑他的意大利裔,託尼暴力地揮起了拳頭,但隨後二人就因此被關進了警局。這不得不說,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種族問題,一直以來是美國最大的內部矛盾。

而現實卻比電影更加殘忍。一個鮮活的生命,在人潮湧動的街頭,被白人警察用膝蓋狠狠地壓住,從開口求饒到停止呼吸,整整長達10分鐘左右。還有弗洛伊德在臨近死前叫了幾聲媽媽,相信看到這段視頻的人只要是內心還有良知的人,看到這一幕無不心如刀割。其實說白了,《綠皮書》終究只不過是一部電影,從來不能奢望靠着一部電影改變白人對黑人偏見與歧視。

而聚焦到足壇領域,國際足聯對種族主義事件態度向來是十分堅定地反對,但對於政治事件態度卻較爲敏感。一直以來,國際足聯也反對將涉及政治的標語、口號、動作等帶入足壇,此前也已經有過許多次處罰先例。

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了,桑喬等人的行爲,到底是單純抗議種族歧視還是涉及政治?足球應不應該成爲這一事件的發聲筒?這或許纔是大家爭議的話題所在。

不過德國足協主席在採訪透露的話,似乎表達了他們的態度。他表示理解球員們的這些行爲,併爲他們勇於發聲的行爲感到驕傲。這或許也意味着桑喬等人聲援弗洛伊德的行爲大概率不會被處罰。同時,我們也能預見,在西甲、意甲、英超複賽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球員用實際行動聲援弗洛伊德。作爲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向來是不應該和政治宗教相掛鉤,但它本身具備一定的社會"擔當",能夠爲社會輸出更加正能量的價值觀,這是叮哥所認同的觀點。體育本質是競技精神,但體育所蘊含的東西遠遠不止在競技層面。

足球是純粹的,它不該被種族歧視所污染。

而面對種族歧視,在足球場上的辦法只有一個:

就是用更多的進球,

狠狠扇種族主義者的臉。

.

.

.

.

疼嗎?疼,那就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