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耳濡目染的诗句许多人从小背到大,然而大家真的明白这其中包含的深重的情感吗?

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得不少年轻人直不起腰,深夜键盘的敲击声和大把脱落的头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更别说抽出时间去陪伴父母了。

然而这世间从不缺乏感人至深的爱,有这样一位40岁女儿抱着白发母亲哄睡,让人看红了眼圈。

网友小燕近日晒出的一组视频走红了网络,引得网友在底下留言称\'\'太感动了!\'\'、\'\'对比之下自己太惭愧了\'\'、\'\'这周末一定要抽出时间回趟老家\'\'等等。

不过小燕称,她拍下这组视频的初衷并不是想要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赞美,而是出于自身的反思和愧疚。常年工作在外的小燕一年中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待在家中,她至今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多少与家人的陪伴。

这组视频包含了三个小视频,有小燕的妈妈和外婆一起看电视、妈妈喂外婆喝汤这样温暖人心的记录,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三个视频。

视频中小燕的母亲正在用怀抱孩子的姿势抱着外婆哄睡,口中还哼着轻快的摇篮曲,仿佛怀中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是一个初降人世的婴儿。据小燕所说,外婆在前年患上了老年痴呆,这样的场景已是母亲与外婆相处的常态。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小燕可能永远也不会看到这一幕,网友评价母亲的\'\'中国好闺女\'\'也使她热泪盈眶,她表示今后一定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

其实作为宝妈的我认为,晚年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生养多少个孩子,而是用心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这不仅是能给到孩子的人生礼物,也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保障。那么父母对待孩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1, 用正确的方法爱孩子

伴侣之间的相处有这样一条准则:别爱得太满但也请深爱。这句话表明的便是一个把握度的问题,其实这条准则放在父母与子女身上同样适用。

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捧在手中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存在,殊不知过分的溺爱不仅模糊掉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遵守的尊卑距离,也会导致孩子成长为目中无人 ,甚至为所欲为的人。

记得曾经在一篇杂志上看到过一位女性这样说: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去做\'\'只爱吃鱼头\'\'的妈妈,我会和孩子一起分享美食,顺便告诉他这世间没有任何一种爱是理所当然。

如今\'\'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母亲的常态,然而有时一个为了孩子不断对自己委曲求全的母亲其实并不一定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反而互相平等和理解才是重要的。

第2, 培养孩子事情参与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孩子想要问家长一些事情时,大人总会用\'\'你还小,不能告诉你\'\'这样的理由来搪塞,而有些孩子听闻了父母的话就收起了好奇心,有些则不会就此作罢,甚至会用错误的方法去寻求他们想要的真相。

生活中除了确实不适合孩子知道的事以外,父母应该适当培养孩子的事件参与感,也是无形中锻炼他们独立的一种方式。

此外,把孩子当成\'\'祖宗\'\'伺候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有意义的事并不只是考试考了班级前十,为妈妈拖一次地洗一次碗这种生活小事也是成长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家长也更用秉持\'\'孩子也是家中一员\'\'这样的心态,让他们参与到家庭小事中去,才能在将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

人们总说,爱不是索取,爱是付出。然而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正为父母付出的有多少?

小时候肆无忌惮地享受着家人的温暖,长大后为了理想背起行囊奔向他乡,我们可曾想过,真正的美好也许并不一定是\'\'诗和远方\'\',而是家中时刻牵挂着我们的亲人。

关于父母与子女的相处问题大家有什么心得吗?一起来讨论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