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石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眼下,“科创济南”被放在了“五个济南”之首,凸显出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建设“科创济南”,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如何有所作为?

6月3日,济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与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众合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麦港数据系统有限公司、银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前者将发挥决策分析与科技信息资源优势,与创新主体实现协同创新,推动济南科技创新事业再上新台阶。

4月28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干杰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调研,对济南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新要求,要求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

在上述“五个济南”中,科创济南排在首位,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济南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德志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我们将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建设科创济南的工作要求,做好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三项重点任务,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础。他认为,在此背景下,济南市科信所与七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战略服务与合作,是其充分发挥决策分析与科技信息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签约各方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签约,不仅搭建了一个双方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拉开了院企战略服务与合作的新篇章;更是落实中央省市“六稳”“六保”部署要求,全面助力济南经济企稳增长的具体措施。

会上,济南科信所就资源共享、信息服务、项目合作、考察学习等方面与七家企业进行了交流探讨。据了解,此次院企合作将探索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新模式,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济南市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