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邀請澳印韓俄參加G7會議,此舉引發了有關他正試圖組建一個遏制中國的集團的猜測。報道指出,但是也可以認爲,特朗普特意邀請韓國參加G7峯會,就是爲了逼迫文在寅明確表態,到底要站美國和中國哪個陣營。

    境外媒體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取消了原計劃6月舉行的七國集團(G7)面對面峯會,現在他希望在9月主辦專門針對中國的G7擴大會議。

    據英國《衛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5月30日向記者概述了他的新計劃。他計劃主辦一個致力於建立“反華聯盟”的G7擴大會議,與會國包括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他說還沒有爲這次會議安排確定的日期。該計劃很可能引起爭議,因爲俄羅斯2014年以來一直被禁止參加G7會議,而且它不被視爲美國的天然盟友。

    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不願意給特朗普提供一個供他在美國總統選舉前闡述對華戰略的有聲望的平臺。共和黨人認爲採取強硬對華立場是贏得選舉的一個方案。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邀請澳印韓俄參加G7會議,此舉引發了有關他正試圖組建一個遏制中國的集團的猜測。

    報道稱,特朗普沒有說明他是否希望G7永久成爲“G11”。白宮發言人說,特朗普希望此次峯會討論中國問題,而在此之前,華盛頓和北京的緊張關係已經升級。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政治與國際問題研究學院專家哈梅里說,“可以合理地認爲”特朗普擴大G7的提議與中美對抗加劇有關。

    他表示:“或許我們正處於美中之間正在出現的脫鉤現象開始顯現得越來越多的時期中,這種現象表現爲試圖建立更多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國際決策平臺或組織。”不過他說,尚不清楚這些國家是否會“特別興奮”地走上這條道路,G7是否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也“疑雲重重”。

    報道指出,所涉及的國家在中國有自己的生意和商業利益,這可能會使它們難以就孤立和遏制中國達成共識。

    悉尼科技大學澳大利亞-中國關係研究院院長勞倫斯森說,澳大利亞官員會對特朗普的提議非常謹慎。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倪峯說,特朗普正試圖調動美國盟友的支持來遏制中國。他說:“目的很簡單:孤立中國。這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遏制措施。”

    此外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特朗普提出成立一個“G11”的建議,擴大G7將使美澳印日4個國家組成的鬆散“四國聯盟”得到充分代表。雖未挑明,但其目標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抗北京。

    報道認爲,從一位在本國承受巨大壓力並正在參與競選的美國總統的角度看,建立“G10”或“G11”這樣一個對話平臺構成了一條“反華陣線”。在封殺華爲、激化貿易衝突、重振“四國聯盟”並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之後,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與任何對抗一樣,他能從中攫取內政利益,但卻是用更高的經濟風險換取來的。

    俄對G7模式不感興趣

    據奧地利《標準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想推遲G7峯會並邀請俄韓澳印參加。這在國際上最初引發的反應非常冷淡,特別是在莫斯科。

    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喬夫週日對俄媒說,俄羅斯準備進行任何形式的對話,但前提是與其他參與者平等,“俄羅斯不適合作爲旁觀者”。他說,中國和其他國家不在美國的倡議之內,如果特朗普打算在某些國家之間建立一種新模式作爲反對其他國家的聯盟,那麼“我們不能接受”。但至少特朗普的建議表明,他本人認爲G7模式已經過時。

    報道指出,俄羅斯一再表示對G7模式不再感興趣,因爲它不能完全反映世界力量對比。

    另據俄羅斯《獨立報》網站6月1日報道,特朗普宣佈希望邀請俄澳印韓參加G7峯會。白宮顧問表示,擬議中的會議目的是討論中國問題。除澳大利亞外,其他國家目前對華盛頓的建議反應冷淡,因爲它們不願破壞同中國的關係。專家認爲,莫斯科將把邀請視爲給中俄關系打入楔子的企圖,很可能拒絕出席峯會。

    《紐約時報》預測,特朗普邀請俄羅斯的單方面決定必然會激起其他G7成員更加強烈的反對。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洛馬諾夫指出,英國之前提議成立由10個所謂“民主國家”組成的國家聯盟以抵制中國華爲公司,即G7加上澳印韓。他說:“現在,突然加上俄羅斯,不明白爲什麼。如果這是特朗普的安排,那麼討論將具有鮮明的反華色彩。顯而易見,俄不會簽署和支持任何反華文件。再說,參與這樣的會議也不會給俄帶來實際好處。”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巴秋克認爲,特朗普想要“一箭多雕”:“首先,拼湊反華陣線。其次,離間中俄夥伴關係。第三,在選舉前夕證明全世界正團結在美國周圍。我懷疑俄羅斯是否會參加這麼明顯的‘反華峯會'。它爲何要破壞對華關係?此外,這也絲毫無助於解除制裁和改善其與西方的關係。”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主任盧金也認爲,特朗普希望在選舉前安排這場表演。他說:“但這樣的建議不太可行。歐洲所有人心知肚明,特朗普需要這個來實現連任。多數歐洲人根本不會同意。日本和英國或許會是例外。俄羅斯則肯定會拒絕或表達也應邀請中國的態度。”

    此外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特朗普邀請俄總統普京參加G7峯會的做法將是極具爭議性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托馬斯·賴特說,G7成員國不會同意正式的擴容。

    特朗普希望利用G7構建一個對華施壓的聯盟。賴特說,特朗普宣佈的關於G7峯會的單方面舉措“一手破壞了”他對華施壓的計劃。賴特說:“現在他推遲了峯會並邀請普京參加,整個劇情是美國外交的災難,是中國的意外收穫。”

    盟國顧慮重重反應冷淡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5月31日報道,加入擴大的G7除了贏得聲譽之外,還會帶來什麼好處,值得懷疑。

    報道指出,將北京排除在“G11”之外將進一步加劇現有衝突。如果特朗普利用擴大G7加大對華施壓力度,澳大利亞和韓國尤其可能陷入困境。兩國在安全政策上均爲美國的緊密夥伴,但在經濟上,澳大利亞極爲依賴中國,韓國的對華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

    另據日本《產經新聞》6月1日報道,特朗普5月30日表示計劃把G7擴大爲“G10”或“G11”,以加強旨在對抗中國的國際合作。

    報道稱,在這些國家中,韓國似乎有些成問題。韓國政府對於日美韓三國合作持消極態度。

    報道指出,但是也可以認爲,特朗普特意邀請韓國參加G7峯會,就是爲了逼迫文在寅明確表態,到底要站美國和中國哪個陣營。

    此外據奧地利《標準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白宮發言人說,特朗普的建議將把傳統盟友聚集在一起討論如何應對中國。國際反應是冷淡的。德國政府發言人說,德國正在等待美國的更多信息。

    德國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諾貝特·勒特根強烈譴責特朗普的G7峯會計劃。他週日對德新社說:“特朗普就G7峯會採取的行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是不可接受的。這一西方主要工業國家峯會的組成和會期安排均不應服從特朗普先生的個人喜好或競選考量。”

    美國《政治報》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說,歐洲政府首腦擔心特朗普把他們參加峯會的主要作用侷限於選舉年的合影機會,並藉此傳遞美國克服了新冠疫情危機的信息。到目前爲止,美國幾乎未對會議內容作任何準備。

    又據路透社倫敦6月1日報道,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發言人週一說,英國政府不支持重新接納俄羅斯成爲G7成員,但邀請哪些領導人作爲嘉賓是主辦峯會的東道國來決定的。

    約翰遜的發言人說:“我們將研究美國所提建議的細節。”

    他說:“俄羅斯在2014年被G7除名,我們還沒有看到有任何證據表明俄羅斯的行爲有所改變,理應重新接納其加入……我們不支持重新接納俄羅斯作爲G7成員。”

    2019年8月26日,在法國南部城市比亞里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七國集團峯會期間出席記者會。(路透社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