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證監會披露了三生國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說明書(註冊稿),招股書顯示三生國健預計發行6162.1142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0%。

三生國健成立於2002年,主要研發方向是創新型治療性抗體藥物。

淨利下滑歸咎研發費用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三生國健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1.03億元、11.42億元及11.7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3.65億元、3.58億元及2.10億元。淨利潤連續兩年下滑。

數據來源:三生國健招股書

對於淨利潤的持續下滑,三生國健表示,公司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研發費用大幅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三生國健研發費用分別爲1.22億元、1.99億元及2.79億元,三生國健的研發費用佔其營收比例分別爲11.70%、18.61%及24.82%。

對於研發費用的大幅增長,三生國健表示,公司研發費用的增長與在研管線的變動及各研發項目的階段相關具備合理性。究其原因,該公司2019年度研發費用爲2.79億元,研發費用率爲23.69%,較2018年全年研發費用率17.40%上升6.29%,主要系公司在研管線不斷推進所致。

營收依賴單一產品

在三生國健淨利潤下滑的同時,三生國健目前竟然只靠一款產品打天下。據招股書,三生國健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打產品“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賽普”)的境內外銷售。

2017-2019年,益賽普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0.94億元、11.28億元和11.62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之比分別高達99.15%、98.73%和98.71%,雖然佔比略有下降,但是仍然難改公司收入嚴重依賴單一產品的現實。

2019年,三生國健另一款自研的抗體類藥物“重組抗CD25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健尼哌)剛剛上市,當期僅新增了190.23萬元的收入,營收佔比微乎其微。

不僅如此,益賽普的專利保護期也將在2021年到期,預計專利到期後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難以維持原有的售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