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今年环境日活动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了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云南省环境质量状况,6月3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19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方雄介绍,2019年,云南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目标,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不断加强,重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基础更加扎实,经济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家下达云南省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白桦林 彭建生 摄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92.6%-100%之间,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1%,其中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泸水、芒市、楚雄优良天数比例为100%。”方雄说,水环境质量方面,主要河流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4.5%,比2018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湖泊、水库水质优良率为82.1%。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异龙湖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9%,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9%,地下水水质继续保持稳定。

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亚高山牧场  彭建生 摄

城市声环境质量方面,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为好。其中,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为好;区域声环境总体为较好;全省各类功能区昼、夜平均达标率89.1%。

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方面,2019年云南省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为优,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全省植被覆盖度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地胁迫和污染负荷较轻微。全省森林面积2392.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4%,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加80.79万公顷、2.1个百分点和0.5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底,全省湿地总面积61.4万公顷,自然湿地40.5万公顷,人工湿地20.9万公项,全省国际重要湿地4处,建设国家湿地公园18处,省级重要湿地31处。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64 处,总面积286.71万公顷,基本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全省共有陆生国家保护野生动物236种,全国占比55.6%,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6种,全国占比47.2%,全省共分布有鱼类13目43科199属629种,全球仅分布于云南的共有255种,鱼类种属居全国第一。

生态护林员 (图源:云南省林草局)

辐射环境质量质量方面,2019年全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水平处于正常波动水平范围,重点辐射污染源周围辐射环境水平正常。

“总的来看,2019年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稳定,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同比明显上升,劣V类比例明显下降,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全省自然生态保持稳定,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双增长,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基础性工作更加扎实。”方雄说,但应清醒地认识到,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仍然突出,距离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目标仍有差距。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在国家“两屏三带”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的建设任务。今后,云南省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和良田沃土,全力推动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