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浩江湖裏,一條大魚悠閒自得地遊着水,遊在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魚中間,通常情況下,它們誰也不注意誰,誰也不在乎誰。但如果將這條大魚放入一個小魚塘,它就會十分顯眼。大魚生活在以小魚爲主(或小魚生活在以大魚爲主)的小魚塘裏會產生一種所謂的魚塘效應,因爲小魚塘的空間很小,魚兒會互相產生影響。1984年,悉尼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赫伯特·W·馬什創造了“魚塘效應”這一概念。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心理學家,馬什研究出這一概念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從心理角度提高學習成績。比如有一所小學的一個班級裏極大部分是天資較高的學生,只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成績不是太理想(也許這是學校設置的優級班或重點班)。面對這一現實,這一兩個學生的劣勢非常明顯,因爲這是在小範圍裏,很容易顯示出反差;再說,他們本來就缺乏自信心,人爲地將他們安排在受到另眼看待的優等生班級裏,他們更加覺得低人一頭,學習更加提不高,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正如柏林的心理學教授施瓦策爾在《時代》週刊上撰文所說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重點班的設置妨礙了‘陽光普照’,人爲地導致對一部分學生的壓力。”

也可以這麼說,魚塘效應的基本宗旨是要告訴人們,不要把人推入失去自信心的境地;對受教育者來講,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在某一個時間節點走出校門,服務社會,開始職業生涯,這裏同樣用得上魚塘效應。選擇職業,不一定要到大河大江去,假定自己是一條有了一定分量的魚,不妨遊入一個小魚塘,在那裏可以初露鋒芒,在衆多的中、小魚的襯托下,你會較快發光、顯眼、受到稱讚和升職,同時你有了經驗,有了足夠的自信心。世界那麼大,足以任你闖蕩,任你創業。

和心理學有關的所謂“效應”,往往意在通過比喻或襯托,闡說一個道理,並不指論作爲喻體的某一事物,有些人談到“魚塘效應”時,就大論起如何經營魚塘、如何搞好營銷等等,那不成了“魚塘效益”麼?

順便提一下,據說還有一個叫做“鮎魚效應”的傳說:曾經,挪威漁民捕住的沙丁魚等到漁船返回漁港後,基本上都死了,賣不出好價錢。然而有一個漁民每次捕回的沙丁魚都是活的,但他不願將其中的原因告訴其他漁民。這個漁民死後,人們在他的船艙裏發現了少量的鮎魚,原來他總是在桶裏放進幾條鮎魚,鮎魚好動,攪得不愛動的沙丁魚十分不安;“生命在於運動”,所有的沙丁魚也就活着回港了。不管此事是不是真的,“鮎魚效應”確誘導出“優秀個體介入羣體”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企業或事業單位,如果缺少朝氣、沒有幹勁,可適當引進一些有活力、有智謀的“不安分”員工,從而帶動整個羣體。(陳鈺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