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雙礦醫院在雙鴨山市醫療機構中率先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檢測能力迅速提升到日檢測500人以上,目前總檢測量達8000餘例,單日檢測最高711例,在全省位列前茅,爲雙鴨山市疫情防控、羣體性復工、復學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而自從4月22日接收第一個檢測樣本開始,雙礦醫院檢驗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小組人員就把實驗室當“戰場”,20多天來一直沒休息過,每天輪班16個小時堅守在實驗室,確保以最快、最準確的檢驗結果爲全市疫情防控提供科學、有效的檢測保障。

這個“戰場”的工作有多艱鉅?檢驗工作人員有多辛苦?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首先,核酸檢測工作對檢驗人員資質有嚴格要求。醫院檢驗人員中有pcr上崗證的人員積極應戰,他們中大多數是黨員,也有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核酸檢測過程複雜並存在着被感染的風險。檢驗標本送過來,如果是新冠肺炎患者,有活的病毒暴露出來,但凡防護有一點不到位,就會造成危險。

她們需要做三級防護,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手戴橡膠手套,猶如“太空人”。這樣的衣物穿在身上,特別悶。

每天上午8:00時,穿上防護服,走進封閉的實驗室,一場戰鬥就打響了。8個小時的工作期間,喝水、喫飯、上廁所……一切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克服。到下午3:00時出實驗室,凝集在護目鏡上的水珠,讓人看不清她們的面容。長時間戴口罩、手套,讓臉部也佈滿了壓痕和淤青,耳朵紅腫,手部出現溼疹紅斑。

檢驗樣本一撥撥地送來,要保證24小時內報告結果,時間緊任務重,檢驗工作每天都要在16個小時以上。檢驗師張岸洋和宋成子這些天牙疼,嘴角也起了大泡,她們就喫點藥,互相安慰幾句,繼續開始高強度、緊張的檢測工作。

實驗室中要做的工作繁多而複雜,總共有十幾個步驟。在樣本處理操作中,常常要連續好幾個小時保持雙手懸空,而且不能輕易離開操作平臺。一天下來,肩頸背痛,要靠貼着膏藥來止痛。

核酸提取過程中,檢測板96個細微小孔,要進行添加稀釋液和樣本等操作,而且每個標本間隔只有1mm左右,只要有一個孔沒添加到稀釋液和標本,或者把一個孔重複添加一次標本,或者將標本加錯一個孔,那整批次結果就會“張冠李戴”,會產生誤判,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檢驗人員由於穿着防護服,又戴着護目鏡和手套,讓操作變得非常艱難。必須要全神貫注,心無雜念,全程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盯住每一步操作步驟。精神高度的集中,讓她們全然忘記了口渴、飢餓和上廁所。一天工作結束後,筋疲力盡,還要對醫療垃圾及整個實驗室空間採取專業消毒。

看到大家這麼辛苦的工作,檢驗科主任鞏玉梅在工作上進行合理安排調配,技術上進行培訓指導,心理上進行疏導,生活上關心照顧。爲了讓檢驗師身着三級防護時更舒服些,給她們每人做了兩套純棉內衣,穿在裏面比較吸汗。爲了防止戴口罩耳朵紅腫,在網上買來防勒神器。每天陪她們穿好防護服,送她們進實驗室;檢測結束後,保證她們喫上可口飯菜、水果,每天一直陪伴到她們回家。除了抓好醫院核酸檢測工作和正常檢驗工作,鞏玉梅還擔任了雙鴨山地區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質量控制組組長,負責本地區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質量控制工作,不定期到雙鴨山市各個醫院進行督導。核酸檢測人員不接觸患者,卻是直接跟病毒打交道。看似不在一線,實則處在一線。每一個樣本的檢測,對疫情防控都關係重大。她們身知自己身上的重擔,她們弘揚“戰疫”精神,爲徹底打贏這場“戰爭”,爲全市的疫情防控艱苦奮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