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淨收入總計爲人民幣2.282億元(3,2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淨收入人民幣2.373億元下降人民幣910萬元或下降4%,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在中國的影響,以及公司部分網店由自營模式轉變爲平臺模式的轉型所致。公司簽約的網紅數量自2019年3月31日的128個增加到2020年3月31日168個,進一步擴展了公司的網紅池,以應對平臺模式下的網紅銷售和廣告業務未來的增長的需求,帶來網紅孵化和內容製作相關的費用以及相關團隊員工成本的相應增長。

(原標題:如涵公佈2020財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中國杭州,2020年6月3日(美國環球通訊社)-中國領先的網紅運營商如涵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如涵”或“公司”)(NASDAQ: RUHN)今天公佈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對於2020財年全年而言,儘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本就屬於我們行業淡季的第四季度產生了影響,我們仍然整體完成了強勁的運營和財務業績。我們繼續保持了淨收入總額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平臺服務收入,較去年增長超過了100%,在此前提下,我們持續注重提升運營的效率和盈利能力,爲公司業務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電商直播業務業已成長爲一種重要的變現渠道。”如涵的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孫雷先生說。

“邁進2021財年,通過繼續擴充加強我們的網紅池及覆蓋的社交平臺上的粉絲,探索和發展更多的網紅變現渠道,我們將繼續強化我們領先的網紅孵化和交易平臺,服務更多的網紅和品牌。同時我們也將積極的尋求符合公司商業戰略的投資收購機會。”孫雷先生總結到。

“在過去的2020財年裏,我們經調整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大幅收窄81%,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爲正。我們已經做好了實現2021財年在美國非公認會計原則下的盈利準備。”如涵首席財務官王金波先生說。

“另外,我們最近公告的最高1,500萬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反應了我們對於公司業務基本面和長期前景的信心,以及對於提升股東價值的承諾。”王金波先生說。

第四季度財務摘要:

·淨收入總額爲人民幣2.282億元(3,2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其中服務收入爲人民幣6,220萬元(880萬美金),較去年同期增長24%。

·毛利總計爲人民幣8,430萬元(1,19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1%。其中服務收入的毛利爲人民幣3,38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9%。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3%上升至37%。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爲人民幣2,640萬元(370萬美元,包括了總計人民幣1,090萬元的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較去年同期虧損收窄6%。

·經調整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爲人民幣1,540萬元(2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收窄45%。

·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流出爲人民幣4,750萬元(670萬美元),去年同期爲人民幣5,510萬元。

2020財年財務摘要:

·淨收入總額爲人民幣12.959億元(1.83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9%。其中服務收入爲人民幣3.032億元(4,280萬美金),較去年增長101%。

·毛利總計爲人民幣4.897億元(6,920萬美元),較去年增長了43%,服務收入的毛利爲人民幣1.726億元,比去年增長了110%。毛利率從去年的31%上升至38%。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爲人民幣9,250萬元(1,310萬美元,包括了總計人民幣7,890萬元的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較去年上漲26%。

·經調整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1爲人民幣1,360萬元(190萬美元),較去年虧損收窄81%。

·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流入爲人民幣5,060萬元(710萬美元),去年爲淨流出人民幣940萬元。

第四季度以及2020財年運營摘要:

·第四季度以及2020財年的GMV[2]分別爲人民幣6.500億元和人民幣40.358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0.3%和41%。

·截至2020年3月31日簽約的網紅數量增加到168個,而截至2019年3月31日爲128個。

·截至2020年3月31日,平臺頭部、肩部和腰部網紅[1]的總數量爲37個,而截至2019年3月31日爲22個。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爲其提供服務的品牌數量累計增加到1,035個,截至2019年3月31日爲632個。

運營數據彙總

以下表格列示了基於過去12個月產生的GMV來劃分的公司的網紅:

(1)如果一個粉絲關注多個網紅,在多個社交平臺上跟隨同一個網紅,或以上情形同時存在,則顯示的粉絲數量可能將同一個粉絲計算多次。

(2)在過去的12個月裏,產生的GMV超過1億元人民幣爲頭部網紅。

(3)在過去的12個月中,產生的GMV從3000萬元人民幣到1億元人民幣爲肩部網紅。

(4)在過去的12個月中,產生GMV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爲腰部網紅。

以下表格列示了公司自營業務和平臺業務的運營數據:

(1)自營模式下,公司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擁有並運營網店,絕大部分網店以網紅的名字運營,並通過向顧客特別是公司管理的網紅社交媒體上的賬戶粉絲,銷售自制產品創造收入的。

(2)公司部分自營模式下網紅與平臺模式下網紅有重合。仍在公司接受培訓並未開始創造GMV或者收入的網紅不包括在以上數字中。

(3)平臺模式下,公司把網紅和第三方網店或商家進行匹配,以促進第三方網店產品銷售,或爲第三方商家在網紅的社交媒體平臺上提供廣告服務。

(4)包括公司提供網紅銷售服務的第三方網店的GMV。

隨着公司平臺模式業務的顯著發展,公司通過網紅提供廣告服務的服務收入金額也不斷增大,而這些廣告收入並沒有對應的GMV。作爲評估網紅業績的一項指標,公司採用了一項基於網紅在過去的12個月的平臺服務收入的分類標準。

下面表格列示了平臺業務下在過去12個月內帶來120萬人民幣或者以上的服務收入的網紅的分類情況:

(1)在過去12個月內,平臺模式下帶來的服務收入大於等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爲平臺頭部網紅。

(2)在過去12個月內,平臺模式下帶來的服務收入從300萬元人民幣到1,000萬元人民幣的爲平臺肩部網紅。

(3)在過去12個月內,平臺模式下帶來的服務收入從120萬元人民幣到300萬元人民幣的爲平臺腰部網紅。在過去12個月內,平臺模式下帶來的服務收入少於120萬元人民幣的網紅並不包括在上表格中。

2020財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

淨收入總計爲人民幣2.282億元(3,2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淨收入人民幣2.373億元下降人民幣910萬元或下降4%,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在中國的影響,以及公司部分網店由自營模式轉變爲平臺模式的轉型所致。

·自營業務下產品銷售收入爲人民幣1.660億元(2,3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1.869億元減少人民幣2,090萬元或減少11%。減少主要歸因於受到部分肩部和腰部網紅的服裝和化妝品銷售陸續從自營模式轉變爲平臺模式的影響。由於上述轉型,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網店數量從上年同期的56個減少到19個,自營模式下的網紅數量從前一年同期的14個減少到3個。另一方面,由於Covid-19的疫情影響,公司的產品生產、物流以及履約服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儘管如此,公司2020財年第四季度現存的頭部網紅自營店鋪的產品銷售收入與上一財年同比仍然增長了5%。

·平臺業務下服務收入爲人民幣6,220萬元(8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服務收入人民幣5,030萬元增加人民幣1,190萬元或增長24%。該增長的原因主要是(1)平臺模式下產生收入網紅數量的增加。服務於平臺業務模式下的網紅人數自2019年3月31日的122人上升到了2020年3月31日的137人;(2)網紅業績的增長,平臺頭部、肩部以及腰部網紅的人數自2019年3月31日的22人擴大爲2020年3月31日的37人;以及(3)公司在廣告業務中合作的品牌數量的增加。平臺業務模式下服務的品牌數自去年同期的220個上升到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242個。

營業成本爲人民幣1.440億元(2,03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815億元減少了人民幣3,750萬元或減少21%,該減少主要歸因於淨收入總額的減少。營業成本主要包含產品成本、存貨跌價損失以及紅人服務費。

毛利爲人民幣8,430萬元(1,1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5,570萬元增加了人民幣2,860萬元或增長51%。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大幅增長至37%,去年同期爲23%;其中,產品收入毛利率大幅增長至30%,而上一財年同期的毛利率15%,主要是因爲本季度庫存管理更加有效,導致存貨跌價損失的減少。

營業費用總計爲人民幣1.184億元(1,6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營業費用人民幣8,980萬元增加人民幣2,860萬元或增長32%。營業費用中包括了總計爲人民幣1,090萬元的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非現金性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而去年同期沒有相關費用。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第四季度的淨收入總額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而部分營業費用較爲固定。本季度和去年同期的營業費用分別佔淨收入總額的52%和38%(剔除了上述2020財年第四季度總計爲人民幣1,090萬元的非現金性費用以及訴訟費用後,分別佔47%和38%)。

·履約費用爲人民幣2,160萬元(31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730萬元減少人民幣570萬元或減少21%。該減少主要歸於產品銷售收入本季度相比去年同期的減少。

·銷售和營銷費用爲人民幣6,320萬元(8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730萬元增加人民幣1,590萬元或增長34%。銷售和營銷費用主要包括平臺業務下網紅孵化和內容製作相關的費用以及相關孵化支持團隊員工成本,以及自營業務下業務廣告、營銷和品牌推廣費用以及相關運營團隊的員工成本。公司簽約的網紅數量自2019年3月31日的128個增加到2020年3月31日168個,進一步擴展了公司的網紅池,以應對平臺模式下的網紅銷售和廣告業務未來的增長的需求,帶來網紅孵化和內容製作相關的費用以及相關團隊員工成本的相應增長。另外,本季度增加的亦歸因於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人民幣520萬元以及非現金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人民幣130萬元。

·管理費用爲人民幣3,350萬元(4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560萬元增長了人民幣1,790萬元或114%。該費用增長主要歸於本季度增加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人民幣260萬元,專業服務費用人民幣960萬元,壞賬損失人民幣220萬元。

稅前虧損爲人民幣2,600萬元(37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爲人民幣2,630萬元。變動原因如上所述。

所得稅費用爲人民幣230萬元(3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爲人民幣90萬元。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爲人民幣2,640萬元(370萬美元,包括了總計人民幣1,090萬元的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非現金性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而去年同期爲人民幣2,810萬元。

經調整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爲人民幣1,540萬元(2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人民幣2,810萬元,同比收窄45%。

2020財年全年財務業績

淨收入總計爲人民幣12.959億元(1.830億美元),儘管第四季度由於新冠肺炎在中國的爆發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淨收入較去年的人民幣10.934億元,上升了人民幣2.025億元或上升19%。

·自營業務下產品銷售收入爲人民幣9.926億元(1.402億美元),比去年的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9.428億元增加人民幣4,980萬元或增加5%。增長主要歸因於頭部網紅自營店鋪銷售的增長,同時如上文所述,被部分肩部和腰部網紅的服裝和化妝品銷售陸續從自營模式轉變爲平臺模式的影響部分抵消。此外,公司2020財年現存的頭部網紅自營店鋪的產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比增長40%。

·平臺業務下服務收入爲人民幣3.032億元(4,280萬美元),比去年的服務收入人民幣1.507億元增加人民幣1.525億元或增長101%。該增長的原因主要是(1)平臺模式下產生收入網紅數量的增加。服務於平臺業務模式下的網紅人數增長12%,自2019年3月31日的122人上升到了2020年3月31日的137人;(2)網紅業績的增長,平臺頭部、肩部以及腰部網紅的人數自2019年3月31日的22人擴大爲2020年3月31日的37人;以及(3)公司在廣告和營銷業務中合作的品牌數量的增加。平臺業務模式下服務的品牌數自去年的507個上升到2020財年的735個。

營業成本爲人民幣8.061億元(1.138億美元),比去年的人民幣7.514億元增長了人民幣5,470萬元或增加7%。該增長主要歸因於淨收入總額的增加。營業成本主要包含產品成本、存貨跌價損失以及紅人服務費。

毛利爲人民幣4.897億元(6,920萬美元),比去年的人民幣3.420億元增加了人民幣1.477億元或增長43%。2020財年的毛利率爲38%,去年爲31%;其中,服務收入的毛利率由上一財年同期的55%增長至57%。

營業費用總計爲人民幣6.072億元(8,570萬美元),比去年的營業費用人民幣4.236億元增加人民幣1.836億元或增長43%。營業費用中包括了總計爲人民幣7,890萬元的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和非現金性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而去年同期沒有相關費用。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財年四季度的淨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而部分營業費用較爲固定。本財年和去年的營業費用分別佔淨收入總額的47%和39%(剔除了上述提及的總計人民幣7,890萬元非現金性費用和訴訟費用後,分別佔41%和39%)。

·履約費用爲人民幣1.349億元(1,900萬美元),比去年的人民幣1.269億元增加人民幣800萬元或增加6%。該增加主要歸於自營業務本財年相比去年的業務增加。本財年和去年的履約費用分別佔產品銷售收入總額的14%和13%(剔除本財年人民幣160萬元的非現金股權激勵費用後,本財年和去年的履約費用分別佔產品銷售收入總額的13%和13%)

·銷售和營銷費用爲人民幣3.052億元(4,310萬美元),比去年的人民幣2.057億元增加人民幣9,950萬元或增長48%。銷售和營銷費用主要包括平臺業務下網紅孵化和內容製作相關的費用以及相關孵化支持團隊員工成本,以及自營業務下業務廣告、營銷和品牌推廣費用以及相關運營團隊的員工成本。公司簽約的網紅數量自2019年3月31日的128個增加到2020年3月31日168個,進一步擴展了公司的網紅池,以應對平臺模式下的網紅銷售和廣告業務未來的增長的需求,帶來網紅孵化和內容製作相關的費用以及相關團隊員工成本的相應增長。另外,本季度增加的亦歸因於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人民幣2,060萬元以及非現金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人民幣1,020萬元。本財年和去年的銷售費用分別佔淨收入總額的24%和19%(剔除2020財年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以及非現金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人民幣3,080萬後,分別佔比21%和19%)。

·管理費用爲人民幣1.678億元(2,370萬美元),比去年的人民幣9,200萬元增加了人民幣7,580萬元或增長82%。該費用增長主要歸於本財年增加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人民幣4,350萬元,專業服務費用人民幣2,100萬元,以及壞賬損失人民幣580萬元。本季度和去年的管理費用分別佔淨收入總額的13%和8%(剔除2020財年非現金股權激勵攤銷費用和訴訟費用總計人民幣4,650萬元後,分別佔比9%和8%)。

稅前虧損爲人民幣8,910萬元(1,260萬美元),而去年爲人民幣7,340萬元。變動原因如上所述。

所得稅費用爲人民幣870萬元(120萬美元),而去年爲人民幣1,040萬元。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爲人民幣9,250萬元(1,310萬美元,包括了總計人民幣7,890萬元的非現金性排他權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非現金性股權激勵攤銷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而去年虧損爲人民幣7,320萬元。

經調整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爲人民幣1,360萬元(190萬美元),較去年虧損人民幣7,320萬元,同比收窄81%。

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

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存款和短期投資爲人民幣8.006億元(1.131億美元)。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存款和短期投資爲人民幣1.038億元。

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淨流出爲人民幣4,750萬元(670萬美元),去年同期爲5,510萬元人民幣。

2020財年經營活動的現金淨流入爲人民幣5,060萬元(710萬美元),上一財年爲現金淨流出940萬元人民幣。

新冠疫情的影響更新

新冠疫情給公司自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經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不利的影響。其中,由於中國實施的相關防疫措施和出行限制,公司以及部分第三方的商家和品牌的產品生產、物流服務和履約服務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公司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在保護員工健康和安全的基礎上對相關業務作出了適當調整。

自2020年3月起中國的疫情狀況逐步好轉,公司的各項業務也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公司預測2021財年仍然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不過相關影響程度會小於公司在2020財年第四季度受到的影響。

然而,新冠疫情對公司業務影響的持續時間和規模很難精確的預測或者評估,這取決於許多發展變化的因素,包括疫情持續的時間和範圍、疫情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其對失業率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公司成功應對疫情的能力,以及政府與企業以及個人在此次疫情中的應對情況。

展望

公司目前預期2021財年全年平臺模式的服務收入將增長到人民幣5.2億元到人民幣6.1億元,其分別對應的同比增長率爲72%到101%,而總收入淨額將增長到人民幣13.2億元到人民幣15.0億元,其分別對應的同比增長率爲2%到16%。

該預期反映了公司對於目前業務和市場形勢的目前和初步的判斷,包括公司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的判斷,預期將根據形勢變化而持續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