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吧6月3日訊 最近,郝海東之子郝潤澤在他的塞爾維亞超級聯賽首秀完成破門,引發了國內輿論的關注。《上觀新聞》發表文章,認爲郝海東絕非只會耍嘴皮,他培養兒子的方式值得尊重。

能去歐洲五大聯賽纔算是踢足球嗎?對此,滬媒認爲,這個問題已經把很多中國球迷引入“歧途”。如果踢球是源自內心的喜愛,那在哪裏踢球都是踢球。而郝海東沒有刻意培養兒子走上足球之路,他甚至看不慣很多足球圈的不良現象,但郝潤澤最後還是選擇了足球。這樣的子承父業,更值得令人尊重。

郝潤澤兒時曾玩過滑冰、冰球等各種體育運動,直到11歲時才正兒八經地練起足球,其實這個年紀纔開始專業訓練,想走職業之路已經較晚。但郝海東的觀點是,“我絕對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和期望強加給我的孩子,我是我,他是他,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維,獨立面對任何挑戰的勇氣,我覺得這個比什麼都重要。我尊重兒子的意見,包括他是不是一定要走職業足球這條路,不是我來幫他選擇而是要他自己來決定。”

郝潤澤從沒有“我爸爸是郝海東”的優越感,而郝海東也很少跟兒子提起自己當年的輝煌,他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引導郝潤澤愛上足球。

現在已經23歲的郝潤澤想要超越父親的高度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滬媒點評表示,表面來看,郝潤澤的子承父業是個不成功的案例。但可以肯定的一點,郝海東在用自己的方式培養兒子,希望他能踢更純粹的足球。郝海東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就算是我成爲了最有名的前鋒,就算是我經歷了衝擊世界盃的整個過程,可是我真的開心嗎?不是。甚至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很不開心。因爲入選國家隊後就意味着無休止的開會、宣誓、喊各種口號。相反,足球這項運動本身所賦予我們的快樂和挑戰卻被徹底忽略了。”

最後,滬媒認爲,中國足球任重而道遠。能有更多的人喜歡足球、去踢足球,纔是紮紮實實地打基礎。總得有人去踢球,但又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郝海東。“郝海東的兒子不一定要走郝海東的老路。”郝海東的願望實現了。

(德里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