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燃油车的续航怎么做到特别长的?

大容积的代表车型陆巡

从发展这么多年的结果来看,所有“超长”续航里程的燃油车不外乎只有两个套路,一是大油箱,二是低油耗;前者例子挺多,比如续航能力无敌的丰田兰德酷路泽,也就是陆巡,原厂油箱就有138升,一些车友自己加装副油箱后甚至能干到200升以上的容积,一次加满油续航能奔1000公里。

不过,这种堆积容量换续航的做法挺治标不治本的,巨大油耗带来的极高经济负担却是消费者自己在承担,这也间接导致目前这些车型基本都退出了市场。

事实上,真正有技术含量的“超长续航”还是得看“低油耗”路径,比如丰田的THS,本田的i-MMD,又或者是其他厂商的各种“黑科技”,比如创驰蓝天,这些低油耗产品还是普通50升左右的容积,一样能奔1000公里续航去。

同样的道理,如今的电动车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几乎所有的厂商和消费者都关注续航里程,谁续航里程长,谁就更受欢迎。

问题在于,堆积容量不难,只是成本问题而已;但是要“低能耗”真的就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准了;事实上,在前不久上市的小鹏P7身上,几乎所有人都看着它NEDC 706公里的超长续航里程,却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小鹏P7惊人的“低能耗”水准。

表格说话:

特别出乎意料的,目前NEDC续航里程排名第一的小鹏P7,其电池组最大容量竟然仅有80.9千瓦时,对比旗舰续航575公里的特斯拉Model X和续航580公里的蔚来ES8,其电池组最大容量小了19.1千瓦时;换句话说,如果小鹏P7也玩堆电池的游戏干到100千瓦时,那么其NEDC应该是872公里,60公里等速能有1000公里。

很明显的,小鹏一定是对比竞品品牌,在风阻、三电系统效率等多个技术层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不然不会有如此惊人的表现;毕竟在P7上市之前,电池容量还要小的小鹏G3都已经能跑出520公里的NEDC成绩来。

从硬件平台到软件策略,小鹏在意每一个技术细节

事实上,小鹏官方都承认NEDC 706公里这个成绩有一些极限成分在里面,比如仅低配车型实现这一续航,基础是重量更轻与耗电的配置更少,而中高配车型则是656公里,四驱性能版本则是552公里。

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看706公里的车型,即便就说NEDC 656公里和552公里这两个版本展现出来的续航能力,以80.9千瓦时的电池容量来看,也是非常惊人的。

而这两个版本的车型,对比低配版本,有耗电更高的自动驾驶平台,也甚至还有功率更大的电机组成,其续航也自然有更大参考意义。

长续航,其实正是源于小鹏P7展示出来的每一个细节之上。

先从看不见的部分来说,小鹏P7采用的新一代高功率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除了在功率和扭矩方面具备强大实力外,其功率密度高达2kW/kg,使得整机重量更轻,自然也就体现在了整车整备质量更轻这一优点上,而更轻,自然续航不会差。

同样的,看得见的部分,则是小鹏P7的车身风阻,虽然一眼就看得出来其流畅的车身线条风阻不会高,但是官方0.236cd的数值一公布还是依然能给人很震惊的感觉。

对比一下,我们以风阻公认非常低,也同样是特别流畅车身的奔驰S级为例,其风阻系数为0.24cd,小鹏P7比这一标杆级轿车还低1.6%,自然而然的,其能耗就会降低。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细节是,为了实现0.236cd这一超低风阻系数,小鹏还为P7设计了隐藏式车门把手,也专门设计了低风阻的轮毂造型,从每一个细节上入手,一点点为续航做着努力。

另外,和目前的标杆级品牌特斯拉类似的,小鹏也有着自己独有的电动车造车架构,应用在P7身上的这个架构就称为SEPA,其有着完善的车载神经网络,还内置了强大的双擎处理器。

不仅在数据处理能力上相比上一代的小鹏智能汽车实现跃变,还在数据传输速度与能耗方面都更具竞争优势,我们就以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举例,小鹏P7因为采用了百兆以太网络的架构,其中央网关的传输速度较传统的500K高速CAN总线提升达200倍。

技术为王,从G3的升级之路看小鹏的发展

当然,小鹏的技术之路其实并非在P7这款车才开始的,事实上,早在此前的小鹏品牌第一款车G3身上,从其上市伊始,我们就看见了这个品牌对于技术的执著。

那种对于技术执著进步的精神,体现在G3上市,与上市后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上。

2018年12月17日,小鹏旗下首款SUV产品小鹏G3上市,发布会上,小鹏G3现场表演了复杂情况下的全自动泊车技术,这是小鹏汽车对于自我研发技术的绝对自信,而此时的小鹏G3,虽智能技术有余,但续航最长才NEDC 365公里,中低配甚至仅有351公里。

但很快,伴随着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提升与PACK技术的双重进步,小鹏G3又发布了续航里程的升级版本,NEDC续航里程提升到了401公里,续航较此前版本上涨了9.8%。

故事还没完,这只是第一次续航的升级,再往后,NEDC续航460公里版本到来,长续航版本更是直接用66.5千瓦时的小电池组实现是520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以520公里计算,续航上涨较初期版本涨幅达42.5%,而用时仅两年。

当然,小鹏G3的技术进步还不止于硬件三电层面,还包括整车OTA的持续进化,也包括固件和其它硬件的升级,比如“自动驾驶”。

目前标配的XPILOT 2.5已经进化到2.5级自动驾驶的能力,包括车道居中保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全部具备,也包括自动变道功能在内;甚至在最新款小鹏G3身上,为了智能交互的升级,中控芯片也升级为了高通骁龙820A。

同时,目前小鹏最好的技术其实早已越过了小鹏G3的高度,在旗舰车型P7身上,我们还能看到XPILOT 3.0的身影。

按照小鹏官方的说法,这是能具备L3级自动驾驶的技术硬件,在未来通过OTA升级后,能够实现导航情况下的高速目的地自动驾驶,且还能够自动判断弯道安全车速,并且在普通自动泊车的基础上还能自主学习,以人工智能记忆泊车的形式更进一步。

只是唯一能算作遗憾的,到目前为止,小鹏G3和小鹏P7一样,即便是长续航版本,其电池组容量都确实不大,这其中,虽有小鹏自身技术先进、足以支撑续航的原因,但我们也想展望未来,如果小鹏愿意,能否将续航更上一层楼。

毕竟这几年,电动车产业的进步速度人尽皆知,小鹏汽车还比行业平均速度跑的更快,在可见的未来,如果小鹏在三电与PACK技术方面再次进步,以P7为例,性能版NEDC突破700公里,长续航版本逼近1000公里,理论上完全是可能的。

要知道开篇我们已经计算过了,即便是现在,以P7的电耗水准,如果用100千瓦时大电池,都已经能做出872公里的NEDC续航,那小鹏汽车的未来,更是不敢相信,也不可估量。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