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南京市持續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動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促進全民教育活力迸發,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顯著增強,教育行業發展規模、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位列全省前列。

一、總體發展情況

1、行業數量

全市各類教育機構5970家,其中,法人單位5244家,產活單位726家。按機構類型分,企業性質的單位3481家,事業性質的單位1154家,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單位1314家。按登記註冊類型分,註冊爲內資企業5943家,註冊爲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6家,註冊爲外商投資企業1家。主要內資企業方面,註冊類別分爲國有企業962家、集體企業156家、有限責任公司企業409家、股份有限公司56家、私營企業3152家、其它企業1179家。

南京市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從業人員

全市各類教育機構期末從業人數26.67萬人,其中,女性從業人員爲15.8萬人。按機構類型分,屬企業性質的從業人員2.41萬人,屬事業性質的從業人員15.42萬人,屬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從業人員3.53萬人。

南京市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財務狀況

教育行業法人單位執行企業會計的教育機構3309家,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927家,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971家,執行其它會計制度36家。各類教育機構當年營業收入79.46億元。其中,企業法人營業收入48.74億元,事業單位經營性收入4.66億元,民辦非企業單位營收32.91億元。資產總計1948.27億元,其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共計39.96億元,非企業法人單位資產共計1908.31億元。

4、區域分佈

玄武區各類教育機構485家,從業人員3.70萬人。秦淮區各類教育機構752家,從業人員2.55萬人。建鄴區各類教育機構368家,從業人員1.01萬人。鼓樓區各類教育機構887家,從業人員4.88萬。浦口區各類教育機構820家,從業人員2.48萬人。棲霞區各類教育機構490家,從業人員4.66萬人。雨花臺區各類教育機構324家,從業人員1.01萬人。江寧區各類教育機構951家,從業人員3.34萬人。六合區各類教育機構526家,從業人員1.5萬人。溧水區各類教育機構202家,從業人員0.77萬人。高淳區各類教育機構165家,從業人員0.73萬人。

二、各類教育機構發展特點

分析第四次經濟普查教育行業統計數據,南京教育事業發展總體上升態勢,主要統計指標好於第三次經濟普查(統計年限爲2013年期末),顯示出在高質量發展的指引下,各類教育機構有序發展、師資隊伍不斷增強、辦學條件逐年改善、教育供給持續加大的良好勢頭。

1、學前教育機構數量增長較快,民辦性質的學前教育佔比大

比較第三次經濟普查,全市學前教育機構數量增長247家,年平均增長8.4%。調查期,各類學前教育機構吸收就學兒童24.52萬人,較2013年增長6.97萬人,年平均增長6.92%。學前機構數量和就學兒童的增長,主要原因隨着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學前教育的需求明顯增大,在《國家中長期教育與改革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建立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爲着力發展學前教育提供了條件。目前,公辦學前教育機構與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之比不到2:3,公辦機構在園兒童年平均增長率6.71%,低於民辦機構在園兒童平均增長率2.64個百分點,社會辦園的體量明顯加大,爲保證學齡前兒童方便就近入園提供了有力補充。

2、義務教育機構數量略有增長,民辦學校發展放緩卻更受青睞

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機構數量較第三次經濟普查總體增長不大,年平均增長分別爲2.53%和1.79%。調查期,義務教育在校學生共計58.76萬人,比2013年增加12.29萬人,年平均增長4.80%。從機構類型看,義務教育的辦學主體仍主要以公辦爲主,全部民辦小學和初中數量只佔9.8%,且增長較緩。主要原因是國家立法對義務教育設置門檻,不允許創辦營利性民辦學校,這是由義務教育的特殊屬性決定的,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現有民辦中小學的保護,是對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維護。但隨着民辦教育條件和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在民辦教育機構就學的人數明顯提升。在民辦教育機構就讀的小學在校生、初中在校生,平均增長分別爲9.95%和3.01%,較公辦小學在校生、初中在校生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高出4.62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

3、普通高中教育數量有所增長,中等職業和成人教育下降明顯

對比第三次經濟普查,普通高中法人單位增加了11家,年平均增長4.98%。當年,全部高中教育機構在校生數7.97萬人,較2013年減少0.12萬人。高中階段公辦和民辦教育機構就學人數與第三次經濟普查變化不大,與招生政策保持連續有關。總體上就讀普通高中成爲學生嚮往和家長期盼的趨勢沒有變化,與之對應的是職業高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成人高中數量的迅速下降。第四次經濟普查顯示,比較第三次經濟普查,成人高中教育機構法人單位減少6家,中等職業教育機構法人單位減少10家,成人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就讀學生減少1.5萬人。

4、普通高等教育機構數量穩定,成人高等教育機構數量減少

當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法人單位較2013年,增加了6家。法人單位從業人員7.15萬人,較2013年增加0.32萬人,年平均增長0.91%。在校大學生85.68萬人,較2013年增加4.93萬人,年平均增長1.19%。成人高等教育法人單位較2013年,減少18家,從業人員減少近0.3萬人。在校生數增加2.27萬人,年平均增長2.47%。

5、技能培訓及教育輔導市場活躍,推動此類教育機構快速發展

隨着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職業培訓等觀念迅速傳播,人們對自我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對教育的需求由單一走向多元化,推動了各類培訓機構快速發展。與第三次經濟普查相比,各類培訓機構法人單位增加2795家,年平均增長29.55%。其中,增長最多最快的是文化藝術類培訓,法人單位增加1673家,年平均增長51.68%,追求文化藝術興趣愛好的市民越來越多。其次,體校及體育培訓年平均增長31.05%,反映市民更加重視體育鍛煉和生命健康。再次,教育輔助服務年平均增長26.62%,教育輔助服務市場方興未艾。另外,職業技能培訓和其他未列明教育培訓的,年平均分別增長12.36%、21.94%,可見技能培訓和其它教育培訓市場前景看好,市場需求旺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