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如现在波斯王子库鲁斯来求援,莫里斯皇帝落井下石,对于现实情况和帝国的东面威胁丝毫没有帮助,因为反叛夺权的楚宾一样会率领波斯大军来侵犯拜占庭。这个王朝的每个皇帝都没有子嗣,莫里斯一世也只是他的前任提比利二世的女婿,前任留给他的局面是意大利半岛已经基本丢尽,北非的领土不断缩小,东边的萨珊波斯还在不停地对帝国进行骚扰。

拜占庭帝国拥有长达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达十八个王朝,在这其中,查士丁尼王朝可能是最著名的了。在这个王朝里的第二位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把帝国的疆域扩展到了极致,除高卢和英格兰外,原先古罗马帝国的领土几乎全纳入了拜占庭的范围。但是这种领土的扩张,一直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因为在查士丁尼大帝在位期间就曾出现过多次危机,最后获得的意大利北部地区是在大帝去世前一年才得到,他去世两年后马上就丢了,这还只是拜占庭丢失领土的开端而已。

在他身后的历代皇帝们也曾想着励精图治,恢复帝国的荣耀,但都没有做到。国库里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军队也因帝国的四面受敌而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查斯丁尼王朝的末代皇帝莫里斯一世登基了。

这个王朝的每个皇帝都没有子嗣,莫里斯一世也只是他的前任提比利二世的女婿,前任留给他的局面是意大利半岛已经基本丢尽,北非的领土不断缩小,东边的萨珊波斯还在不停地对帝国进行骚扰。
但是上天给了莫里斯一世一个留名千古的机会,那就是与拜占庭纠葛上百年的萨珊波斯内部发生了叛乱。波斯名将楚宾反叛,波斯皇帝被杀,楚宾夺权登基,而被杀的波斯皇帝的儿子库斯鲁无路可走,只得向波斯的世仇拜占庭求助,希望还能有一丝机会。

本来在此前的五十年里,拜占庭帝国一直为了求得与波斯之间的和平,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而不得不每年向波斯缴纳年供。哪怕是在这种情况下,波斯还是毫无廉耻的连续两次撕毁和平协议,并出兵攻打拜占庭。在这种仇恨下,作为拜占庭君主的莫里斯一世,本应该杀掉前来求助的波斯王子,最起码也不会帮助他。
但是莫里斯确实有着超人的智慧,因为波斯作为东边不可移动的邻居,一直是拜占庭帝国历任皇帝最头疼的事,每次给了钱都只能换来短暂的和平,花钱买协议波斯又不遵守,真打起来拜占庭又打不过人家。假如现在波斯王子库鲁斯来求援,莫里斯皇帝落井下石,对于现实情况和帝国的东面威胁丝毫没有帮助,因为反叛夺权的楚宾一样会率领波斯大军来侵犯拜占庭。

于是莫里斯一世想到,如果借此机会帮助王子库斯鲁复位,或许能够换来真正的和平,根治东方这一大患。于是他干脆把人情做到底,不仅派出了七万拜占庭大军,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库斯鲁。在库斯鲁手下旧部和拜占庭大军的征讨下,楚宾的势力最终败下阵来,楚宾本人逃往了突厥,库斯鲁重登大宝掌握萨珊波斯,并把亚美尼亚割让给拜占庭作为答谢。两大帝国之间长达百年的敌对状态,终于结束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莫里斯一世确实是一个拥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君主,除此之外,他在军事理论方面还具有很高的建树。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孙武、孙膑这样的兵圣,《孙子兵法》被历朝历代的兵家视为经典,学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欧洲同样有一部类似这样的著作——《将略》,就是莫里斯一世所著,他在欧洲第一次提出与敌人之间对战与其硬碰硬,不如采用合适的计谋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这种思想的提出,虽然比中国古代晚了太多,但是这在欧洲人直来直往的思想体系中,已经算是独树一帜了。而且《将略》关于冷兵器时代各兵种如何协同作战,做了十分详尽和科学的阐述,直到二战还被将军们捧在手里研读。

如此雄才大略,又有充沛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储备的皇帝,自然在防御外敌和开疆扩土方面表现出众。虽然国库里的钱已经所剩不多,但莫里斯一世依然能够轻松战胜西北部游牧民族,把帝国的军队驻扎在了多瑙河北岸的今天匈牙利地区。伦巴第人也被拜占庭骑兵击败,帝国恢复了一部分在亚平宁半岛上的领土。
本来四战之地的拜占庭,北方入侵者被击败,西方伦巴第被打趴,东边的萨珊波斯还得给他叫岳父,这下只剩下帝国内部的叛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了。如此厉害的一个皇帝,如何就成为了一个王朝的末代皇帝呢?在我们印象中末代皇帝好像都比较无能,起码没什么作为,像莫里斯一世这样的人居然也会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
归根结底还是钱,拜占庭帝国前两个王朝积攒下的财富,早就被查士丁尼大帝花的一干二净,幸好他身后的继承者省吃俭用,再次积攒了一点一点财力,但到提比略二世的时候又花了个差不多,只剩一点残羹剩饭留给了莫里斯。没钱就不要四处出兵了,可是如果他不出兵,一样会被来自各个方向的外敌侵扰甚至亡国,四处出击吧又显得穷兵黩武,所以我们无法评判莫里斯一世做的是对还是错,因为他所处的历史节点不是由他个人能够决定的。

帝国财政越来越困难,莫里斯一世不得不向百姓加征税收,但他算不上个暴君,他也不想把所有压力都扔给百姓,因此他将另一半的财政问题强压在自己手下的军队身上,那就是缩减士兵的工资和酬劳。莫里斯一世就好像在玩平衡木,小心翼翼的从百姓和军队两方面分别少量的取一点,希望借此避免“在一只羊上薅羊毛”。
但是帝国财政的缺口太大了,他这样做反而把双方都给激怒了。比如首都君士坦丁堡,虽然加重了一点税收情况还可以接受,但是到了帝国的偏远地区,加上地方官员的再次加征,税负的压力就已经不在皇帝的掌控之内了,因此当时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
给莫里斯一世致命一击的还是军队,本来士兵们就因收入的减少而抱怨,点燃反叛导火索的是一个名叫福卡斯的下级军官,他所在的部队因为收到了一份让他们在寒冷的北部驻扎的命令,而使得这波士兵怨声载道,福卡斯就借助这股对皇帝不满的情绪煽动士兵造反,一路上又不断的吸收同样因军饷过低而愤愤不平的部队。就这样福卡斯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在税负加重的情况下,首都百姓虽然不至于直接反叛皇帝,但是他们更不至于替皇帝阻挡福克斯,叛军轻轻松松冲入皇宫,把莫里斯一世斩杀了,查士丁尼王朝宣告终结。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给莫里斯一世的帝国,是查士丁尼大帝刚登基时的样子,或许莫里斯比查士丁尼做得更好,也许今天他会被人们称为莫里斯大帝。但是他接手的恰恰是一个烂摊子,哪怕单凭个人的军事谋略,能够很好的解决边疆安危,他依然避免不了被国库空虚所带来的内部反叛所淹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