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年六月,晉軍到達黃河,聽到鄭國已經投降楚國的消息後,荀林父想要回去,召集三軍將領開會說:“我們此次前來,就是要救援盟友鄭國的,可是現在鄭國已經投降了楚國,我們如果再進軍,那麼楚國和鄭國就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到那時,我們就不易取勝了。在衆多子弟中,最耀眼的那個就是下軍主帥趙朔,他是趙盾的兒子,在日後,他也會像他的父親一樣,執掌晉國的軍政大權。

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晉成公六年(前601年),執掌晉國國政二十多年的趙盾去世。第二年,晉成公去世,其子據繼位,便是晉景公。
晉景公三年,楚莊王包圍了鄭國,鄭國向晉國求救。這次救援,晉國再一次派出了自己的上、中、下三軍。荀林父爲中軍主帥主帥,先轂爲副;士會爲上軍主帥,卻克爲副;趙朔爲下軍主帥,欒書爲副。趙括,趙嬰齊擔任中軍大夫;攻朔,韓穿擔任上軍大夫;荀首,趙同擔任下軍大夫。韓厥擔任司馬。
通過這個名單我們可以看出,經過趙盾在晉國二十多年的執政,趙氏已成爲晉國第一大族,趙氏子弟已逐漸開始掌控晉國軍政大權。在衆多子弟中,最耀眼的那個就是下軍主帥趙朔,他是趙盾的兒子,在日後,他也會像他的父親一樣,執掌晉國的軍政大權。當然,這是以後的事,現在,我們還是把視野撥回到這次晉楚大戰中,看看晉國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如何。
這年六月,晉軍到達黃河,聽到鄭國已經投降楚國的消息後,荀林父想要回去,召集三軍將領開會說:“我們此次前來,就是要救援盟友鄭國的,可是現在鄭國已經投降了楚國,我們如果再進軍,那麼楚國和鄭國就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到那時,我們就不易取勝了。不如現在撤軍回國,等楚軍從鄭國撤軍後,我們再去攻打鄭國,以懲罰他背叛晉國,投靠楚國的罪行。”士會表示同意,欒書、趙朔、卻克都沒有說話,表示默許。只有一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個人就是先轂。他按住身上的佩劍,挺直了身子說:“不能撤退。晉國之所以能夠稱霸諸侯,是因爲軍隊勇敢,大臣得力。可是現在我們失去了盟國鄭國,這說明我們這些大臣不得力。有了敵人,我們卻要逃跑,我們也失去了勇敢。失去了這兩樣,就會丟掉霸主的地位,那樣的話,我們還不如去死。聽到敵人就退卻,這不是大丈夫所做的事,這種事你們可以辦,我卻辦不到。”說罷,便氣憤離開會場,帶領自己所屬的軍隊渡過黃河。
韓厥對荀林父說:“先轂的軍隊一定會失敗,這樣的話,那您的罪過就大了。您作爲最高統帥,軍隊不聽從您的命令,這是您的過錯。失去了鄭國這個附屬國,再失去晉國的軍隊,這個罪過太大了,對您非常不利。還不如進軍。作戰如果成功,罪過可以相互抵消,如果失敗,那罪過也可以共同分擔,與其一個人承擔罪責,不如六個人一起承擔,這樣的話,您的罪過也會輕一些。”
荀林父聽從了韓厥的建議,率領全軍渡過了黃河,與楚軍發生了激烈的交戰。鄭國剛剛投降楚國,十分害怕楚國,於是就派兵幫助楚軍攻打晉軍,結果晉軍大敗。
雖然晉軍此戰大敗而歸,但因爲楚莊王戰前下令:只需要打敗晉軍,不需要對晉軍趕盡殺絕。因爲這個緣故,在此次交戰中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晉軍在逃跑的過程中,有一輛戰車陷在坑裏不能前進,晉軍士兵們一擁而上,想把車推出泥坑,站在一旁的楚軍士兵樂呵了,他們看晉軍士兵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而車仍然紋絲不動,便親自動手,教他們抽出車前面的橫木,然後再將車從泥坑之中推出。沒走多遠,馬又盤旋在一起,不能前進,楚軍又教他們拔掉車上面的大旗,扔掉車轅,這樣才逃出了楚軍陣營。在逃出來時,晉軍士兵轉過頭來,對着一路追趕他們的楚軍說:“謝謝你們了,我們沒有逃跑的經驗,所以幸好有你們的幫助啊!”
亂軍之中,趙旃的馬車丟失了,徒步逃跑。逢大夫和他的兩個兒子坐在車上,向前逃竄。逢大夫假裝沒有看見趙旃,並對兩個兒子說:“你們不要回頭向後看。”兩個兒子不解其意,好奇的向後看了一眼,對父親說:“趙老頭在後面。”逢大夫發怒,讓兩個兒子下車,讓趙旃上車,帶他逃離戰場。
楚國的熊負羈抓住了荀首的兒子,荀首在逃離戰場後,發現自己兒子被抓走了,就又帶領他的部屬回來戰鬥,其中魏奇爲他駕車。荀首每次要射箭時,都要檢查一下箭頭,如果是利箭,就把它放到魏奇的箭袋裏面。魏奇生氣的說:“都什麼時候了,不去尋找兒子,反而在這裏愛惜利箭。”荀首回答說:“不得到別人的兒子,我的兒子難道可以得到嗎?利箭我是不能隨便射出去的。”
通過交戰,荀首射死了楚將襄老,得到他的屍體,又射中了楚國宗室公子轂臣,把他囚禁起來。荀首看着這兩個人說:“有了這兩人,我就能得到自己的兒子了。”後來,荀首果然用襄老的屍體和公子轂臣,向楚國換回了自己的兒子。
晉軍四散逃跑,都聚集到了黃河邊上,先到的人先上船渡河,後到的人就用手抓住船舷,使船無法開動,先上船的人爲了逃命,就用刀去砍斷攀着船舷的手指,船中被砍斷的手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來。
這場戰爭因爲在邲舉行,所以這場戰爭也被稱爲邲之戰。也就是通過這場戰爭,楚莊王確立了自己霸主的地位。
晉軍返回後,荀林父向晉景公請罪說:“我是主帥,打了敗仗,應該被處死,請國君殺死我吧!”晉景公想要答應他。士會勸諫說:“從前晉文公曾與楚軍在城濮交戰,楚成王回國之後殺死了敗將子玉,文公因此面露喜色。如今楚軍打敗了我軍,如果我們再殺死軍隊的主帥,那就是幫助楚國殺敵人啊!”晉景公聽從了士會的建議,沒有殺荀林父,並讓他官復原職。
晉景公四年,先轂因爲自己在泌之戰中首先渡河導致晉軍失敗,擔心被殺,於是逃奔狄國,並且與狄國謀劃討伐晉國。晉國覺察到這件事,就殺了先轂全族。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