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宁胡阏氏 在公众号的原创文章,已经得到作者授权。
坊间谈起康熙帝计擒鳌拜一事,传统的解释套路是:皇帝无法忍受鳌拜专权乱政,但又顾虑难以轻易制服,于是选取了一些近身侍卫,陪他练习摔跤之名,整天暗地里训练。这日皇帝召索额图进宫下棋,精心谋划。数日后,等鳌拜入宫拜见之时,众少年一哄而上,将鳌拜立命擒拿。
这一版本,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汉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五人盟。然而,汉桓帝制服大将军梁冀,是先发兵包围他的府邸。然而,康熙却似乎没有发兵,依靠的不过是几个摔跤小儿,想必人数也不会太多。如果事实成立的话,康熙帝比之汉桓帝,则惊险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后世人也常将此事归于康熙帝智谋过人。
然而,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康熙王朝》中鳌拜被生擒的场面
据《清实录》记载,鳌拜等人的罪状,是培植党羽,打击异己,甚至强奴欺主,威胁到了康熙本人,以至于他不得不先发制人。但是这样的解释却经不起推敲。
此时的康熙帝已经亲政两年,何不以正常的途径,明发上谕,罢黜鳌拜。而非要采取颇具戏剧性的设计擒拿?其中或有未发之覆!
鳌拜屡朝功臣,辅政时势力遍于朝野,内阁大臣在他家里私相计议,诸王宗室也无从与其抗衡。但是鳌拜之流究竟为异姓臣子,况且依照满洲传统,其与本主则有如仆隶,视若孤雏腐鼠。
况且,他的本主就是掌管两黄旗的康熙帝,若是康熙与孝庄太后都不能容他,连诏下发,除掉他又有何难?鳌拜等人绝无反抗的余地。至于说,担心鳌拜反噬,危及两宫。此在清初满洲传统,家法甚严的满洲社会内部,绝对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可以断言,康熙自己觉得剪除鳌拜不符合孝庄太后的意思,无法获得她的支持;康熙六年,辅臣索尼当初上奏说,顺治帝就是十四岁亲政,所以现在康熙帝也正值适龄,奏请让皇帝亲政。
但是,孝庄却不同意辅臣的意见,回复说要再缓两年。所以,在两年之后,虽然名义上康熙帝亲政了,鳌拜之前也确有提出辞呈,但是辅政大臣的地位依然如故,这实际上是孝庄本人的意思。那么,由此也可以推断,康熙帝不以明发上谕除掉鳌拜,实在是有碍于孝庄,而不是慑于鳌拜本人的淫威。

《康熙王朝》中少年康熙帝的形象
康熙在除掉鳌拜之后,数日间一直惶惶而不知所措,大抵是观望孝庄的态度。无孝庄首肯,皇帝无权废除鳌拜的辅政大臣;鳌拜之辈的罪恶,莫过于在康熙五年杀害大学士苏纳海,以及六年杀辅臣苏克萨哈两件事。然而此事,已经时隔两年,康熙为何不能继续容忍?
从史料来分析,康熙并无重大举措和鳌拜有严重冲突。为何不能静候孝庄太后来结束辅政体制,实行平稳过渡呢?对此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康熙迟迟不见辅臣有归政之意,也不见孝庄有催促的意思。若孝庄有旨意催促,鳌拜抗旨不遵,则必会在事后公布鳌拜的罪状之时有所体现,然而之后公布的罪状中却并没有看到。
此时的康熙已经十六岁,比他父亲顺治帝亲政时,已经年长两岁,又迫近孝庄先前所许诺的“再缓一二年”的最后期限了,然而却没有丝毫归政的动静。所以,康熙决定断然处置掉鳌拜,迫使孝庄以兑现之前的承诺。

《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的形象
我们比较下顺治帝与康熙帝这对儿父子俩。顺治当年是幼冲年龄,由多尔衮、济尔哈朗两位亲王辅政,是满洲政权内各种势力。为取得均衡的需要,孝庄后只能以其谋略在幕后协调、周旋,以维护顺治帝的地位。当时清政权尚在关外,某种意义上是八王共治局面的回归。可以视为一项满洲“淳朴旧制”。
等到顺治驾崩,康熙帝继位,情况大不一样了。八旗宗王已经不再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辅政大臣虽然控制着政局,但在名分和资格上却绝无可能左右皇位的交接。在这种情况下,孝庄太后自然就成为政局中的主角。当时曾有一个名叫周南的秀才,上书请求孝庄临朝执政,但她是否可以走到前台来“垂帘听政”呢?
笔者认为:孝庄后没有垂帘听政的可能性。满洲政权的创建者努尔哈赤逝世之时,遗命大妃叶赫那拉氏殉死,就是为了防止强悍的皇妃干政,孝庄后的丈夫清太宗皇太极,正是逼死努尔哈赤大妃的诸王之一 。清初满洲的诸王、贝勒对此记忆如昨,孝庄倘若垂帘听政,立即处于众叛亲离的危险境地。

《康熙王朝》中顺治帝的形象
孝庄的政治理念恰也是复旧,就不能不遵从旧例,于是选择守旧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孝庄只能身在幕后,此乃历史条件和政治局势的制约。在四大臣辅政的临时体制下,形成“以太后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孝庄对朝政并不事事过问,但仍为大政的决策人和意见分歧时的裁决者。
康熙帝最终不顾孝庄的意愿,断然决定逮治鳌拜,彻底结束辅政体制。即是对孝庄的政治否定,并从其手中夺回权源。这同时也是魄力、能力的体现,例如擒拿鳌拜的举动。随后再以柔和姿态对孝庄后摊牌,可使孝庄感到失落之中也对孙子的能力有所欣慰。随着孝庄后年纪渐老,也只能随机认可。这场博弈,可以说康熙帝摸透了祖母的心思和性情,得心应手地占据了上风。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对孝庄一方面孝敬有加,另一方面却阻断她与群臣的联系。《起居注》十四年记:““近见有不安厥分,交通在内近侍,使令人员妄行干求。或潜为援引。或畏威趋奉”现象,谕令要“通行内外及包衣佐领,严加申饬”。这里当然包括禁止交通太皇太后身边近侍,妄图通过太后以干求政务者。所以,我们今天所见的孝庄,实为康熙描绘的形象,不是史官所亲见亲录。

孝庄太后的真实画像
总之,至今史学界、文艺界对孝庄后的一味颂扬是错误的,不可否认,孝庄太后具备政治智慧和见识,但历史评价应当主要看其政见是否附合历史发展的趋向,立场是守旧还是追求先进。另外,将孝庄太后描述为康熙帝的指导者、培育者,更曲解了历史事实,实际上她是在政治博弈中败给康熙帝的人物。不过,康熙帝是维护了这位祖母的完美形象。然而,今天的我们却没有理由随着清朝帝王的曲调来手舞足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