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日上午,晚報記者來到京山市羅店鎮秦家寨村易地搬遷點貧困婦女謝守珍家中,67歲的老人正在房間裏小憩。如今,謝守珍一家已脫貧,老人身殘志堅、勇敢面對生活,靠一雙巧手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輪椅上“刺繡”別樣人生。

荊門晚報記者 李凱 通訊員 劉思穎 王才彬

一輛輪椅、一個繡架、一張繡布,“繡”出生活的酸甜苦辣。

6月2日上午,晚報記者來到京山市羅店鎮秦家寨村易地搬遷點貧困婦女謝守珍家中,67歲的老人正在房間裏小憩。看到記者一行到訪,老人格外熱情。就在這裏,謝守珍用七八年的時間先後完成了《八駿圖》《紅樓夢·十二金釵》《迎客松》等多幅巨幅十字繡作品。

“剛開始學十字繡是八年前,偶然之間看到弟妹在繡十字繡,想着自己雙腿癱瘓,不妨學點刺繡手藝,這樣既能豐富一下精神生活,說不定還能補貼家用。”坐在輪椅上的謝守珍這樣介紹。

“八年多來,我繡了兩幅長約2.4米的《八駿圖》、兩幅長約3米的《紅樓夢·十二金釵》、一幅2.2米的《迎客松》、一幅1米多的《家和萬事興》,還有三四幅小型十字繡。平均一幅大型十字繡都會用壞七八根繡針,我這手啊,都不知道被扎過多少回啦!繡了這麼多年十字繡,感覺漸漸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晚報記者現場看到,老人的十字繡作品色彩鮮亮、人物形象生動。老人說,如有人出資購買,她願意出售。

“2001年我患上內風溼關節炎,雙腿肌肉萎縮,此後只能坐輪椅,同年兒子又檢查出患有直腸癌……”謝守珍說,爲給兒子治病,先後花去醫療費30多萬元,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向親戚朋友東借西湊才零零散散湊夠了醫療費用。前些年維持生活都十分艱難。

謝守珍有兩個女兒和1個兒子,兩個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和兒媳在外打工。2014年,謝守珍和老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國家易地搬遷政策,搬入羅店鎮秦家寨村易地搬遷點,享受貧困幫扶。住進了新房,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本以爲就此穩定的謝守珍又在2019年查出患有糖尿病,年底11月又因胃穿孔、胃出血住院治療1個多月。“現在我每個月喫藥支出都要六七百元,多虧了國家的扶貧政策好,對我們進行貧困幫扶,我們家老頭子在村裏做保潔員一個月1500元,再加上公益性崗位工資,每個月一共有1850元收入。”

“去年年底出院後,我想到不能有等靠要的老思想,生活是自己的,我要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將十字繡堅持下去。”就這樣,謝守珍又開啓了刺繡之旅,繼續繡着住院前未完成的第二幅《十二金釵》。在謝守珍的帶動下,鄰村的殘疾婦女周江羣也開始效仿,繡出兩米多長的《萬里長城》、數十雙精美鞋墊,得到周圍村民的一致讚賞。

如今,謝守珍一家已脫貧,老人身殘志堅、勇敢面對生活,靠一雙巧手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輪椅上“刺繡”別樣人生。

謝守珍的故事,只是京山市羅店鎮2503名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縮影。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羅店鎮還將繼續加大對貧困戶的幫扶力度,用更加惠民的幫扶政策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