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有过这种感觉吗?当你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你总是喜欢担心得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例如,你不能总是去参加在儿童幼儿园举行的各种亲子活动。例如:其他父母会早起为孩子准备早餐,但你不能照顾孩子,也不能放弃为孩子做早餐,所以你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例如,当一个孩子在你面前打架而你无法应付时,你总觉得自己是个无能的母亲。结果,你会感到内疚,甚至自责。它还阻止你处理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其实你高度在乎自己身为妈妈,而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表现, 都是高敏感父母常有的。作为高敏感父母,也许我们都会以为自己不能尽量帮孩子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等等。

但这真不一定,其实作为高敏感族又兼任父母的角色,你可能会更加在意孩子的需求,你总是能察觉到孩子的变化,这从某方面对孩子来说是好的。但我们总会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无法兼顾孩子的需求,因此总会感到身为父母很失败。

那么作为高敏感族父母该怎么看待自己的高敏感呢?

首先,不要去对抗自己的敏感,把它看作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往往能够让你能快速察觉孩子的细微变化。利用高敏感的特质-共情能力为孩子解决心中的困惑。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了,回来时不开心。作为高敏感族父母的你,可以很快感知到孩子的变化。因此,你才有可能去帮助孩子解开心结。你得相信你的高敏感在此时反倒能帮助你,因为,你正好可以在此时发挥高敏感的特质-共情能力。那么,此时的你,只需要做到能跟孩子有效共情,你就能化解孩子的心结。比如:用一个拥抱去安慰受伤的孩子,给他一个在你面前倾诉的机会,让他能知道妈妈是很在意他的感受的。这样子的高敏感,反倒会拉近你跟孩子的距离。

其次,当你因为照顾孩子,因此而无法兼顾工作,从而引起自己过度烦恼时,你可以选择退一步,不过度为难自己。

承认自己的高敏感带来的不足,不去在乎身边人怎样看你,你才可能过得更加轻松自在。比如:当你因为时间问题,而无法为孩子准备一顿精心的早餐时,你完全没必要去责怪自己。因为这种责怪只会加深你对孩子的愧疚,相反,只能给你和孩子的相处造成更多的不利。如果你能把给孩子准备早餐的时间而用在自己的能力提升上,你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感到能量充足,那你就选择自己想做的。有时候,我们就得选择不过度为难自己。

最后,作为高敏感族父母,你得相信也许你不去帮助孩子做这些,孩子可能反倒会更加独立。

曾记得有人说,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得学着做个。当你无法去为孩子做一些事时,不要因此过度自责。你得相信, 你这样的过分自责,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还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

马伊俐曾在一档节目中谈到,她初为人母时,内心非常痛苦。不仅睡不好觉,而且还经常自责,总感觉自己不是一位合格的妈妈。她说,自从她有了孩子后,她忽然发现很多事都在她控制之外,而且很多事没有对错之分。以前的她,太较真了。但是,相反的,爱玛非常独立。在爱玛七岁时,她就能带着一大帮人,顺利从巴黎转机到上海。

类似的,高敏感族父母如果没有时间完全兼顾孩子的生活,比如:早晨起来,你要忙着做早餐,但是,孩子又要起床。这时,你可以选择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洗刷,虽然,孩子做这些的过程可能很慢。但是,这样反倒能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做事情。

高敏感族父母该怎样与孩子相处?

首先,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作为高敏感族父母,你有时会因为孩子提出的要求而反感。或者因为孩子无端闹脾气,你会特别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i看不好孩子。其实,这些都是高敏感族正常的反应,如果有可能,你可以询问孩子的选择。有时,只要孩子不过分,适时尊重孩子的选择,更利于你和孩子的相处。

其次,倾听孩子的心声。

高敏感族父母平时可能会对孩子的话题特别敏感,但我们可以试想下,如果你试着只倾听,让孩子感受到你在乎他,这样,孩子可能会更乐意与你相处。比如:孩子跟你讲他在幼儿园的趣事,高敏感父母如果能够少提出问题、少打岔来反应自己的敏感。而是静静听孩子诉说,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很在意他,孩子也会更乐于与父母分享。

最后,用幽默化解与孩子相处时出现的敏感反应。

比如:作为高敏感父母,如果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可以选择与孩子开个玩笑,来缓解你们之间的紧张气氛。比如:和孩子一起玩个游戏,在游戏中带出自己的小幽默,这样不仅能缓和你和孩子的紧张,而且也能在无意中化解这种敏感。

总之,高敏感族父母要能正确看待自己的高敏感,相信自己的高敏感同样是一种优势。不要过分自责,让孩子顺利的与你相处。相信你的高敏感不仅能帮到自己,而且只要自己处理得好,就能对孩子有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