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法,可能也是和俄國當年向美國出售阿拉斯加地區有關,當時俄國正是出於穩定經濟的目的,才選擇出售阿拉斯加給美國,所以不少人就開始猜測俄羅斯會否重蹈俄國覆轍,爲了維持經濟賣掉西伯利亞。因此聯繫到近年來俄羅斯停滯不前的經濟,不少人就在思考一個問題,熊爪保護不了破碎的國家,俄羅斯未來是否會選擇賣掉西伯利亞來維持窘迫的經濟呢。

衆所周知,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地區,常年處於冰天雪地的極寒狀態中,所以俄羅斯以往纔有了“流放西伯利亞”的傳統,足以表明西伯利亞絕非是一個適合人類宜居的地區。目前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也幾乎都是無人區。但西伯利亞同時也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一個聯邦,其面積佔據了俄羅斯總面積的30%,比不少國家的全國總面積還要大。因此聯繫到近年來俄羅斯停滯不前的經濟,不少人就在思考一個問題,熊爪保護不了破碎的國家,俄羅斯未來是否會選擇賣掉西伯利亞來維持窘迫的經濟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法,可能也是和俄國當年向美國出售阿拉斯加地區有關,當時俄國正是出於穩定經濟的目的,才選擇出售阿拉斯加給美國,所以不少人就開始猜測俄羅斯會否重蹈俄國覆轍,爲了維持經濟賣掉西伯利亞。事實上,儘管俄羅斯目前經濟困窘,但還真的沒有到山窮水盡,需要出賣領土的地步,就像普京曾說的:俄羅斯沒有一寸領土是多餘的。當年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是爲了擺脫其對本國經濟的拖累,同時也是爲了爭取到美國這個盟友,但對目前的俄羅斯開始,賣掉西伯利亞絕非明智之舉。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賣地是治標不治本的,俄羅斯經濟停滯的根本原因在於其體制僵化,只有改革體制纔有可能重振經濟,單純靠出賣土地增加財政收入無異於飲鴆止渴。加之俄羅斯的經濟雖然比起不少西方國家較爲落後,但是其GDP並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反而是在穩定增長,只不過由於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貨幣出現了貶值而已,但這並不能說明俄羅斯經濟下滑。

而俄羅斯之所以不賣掉西伯利亞,一個最爲重要的原因當然是西伯利亞對其而言極具價值,因爲該地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可以說是俄羅斯“聚寶盤”般的存在,並且西伯利亞還盛產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幫助俄羅斯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石油天然氣出口國之一。同時西伯利亞也是俄羅斯的一個糧倉,所以不管是出於以上任何一個原因,俄羅斯都是不會賣掉西伯利亞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