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離婚冷靜期”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消息放出後,網友們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網友開玩笑說,離婚得趕緊了,清倉大甩賣就剩下這半年時間,過了這村沒這店。

也有網友表示,“離婚冷靜期”最大的價值,就是爲了提醒我們,離婚不易,結婚需謹慎。

與此同時,一部正在熱播的婚姻題材劇也火速出圈,吸引了不少關注——《誰說我結不了婚》。

《誰說我結不了婚》是一部都市情感職業劇。

和《安家》《不完美的她》一樣,該劇也由日劇翻拍而來。

開播之後,它在豆瓣拿下了7.3的豆瓣評分。雖說評分看起來不高,但其實卻已經摸到了目前國內日劇翻拍的天花板。

2.8分的《深夜食堂》

《誰說我結不了婚》的日劇版本,名叫《我選擇了不結婚》。

日版一共10集,而改編之後體量卻擴充到了40集。與日版相比,該劇從角色到劇情都經歷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日版主要聚焦一位女性,講述了高冷未婚女醫生在毒舌日料店主的指導下,追求愛情、婚姻的故事。

而國內版本,卻在原有的情感主線上,又增加了兩位女性角色,用散點透視、多線敘事的結構取代了原有的單線敘事。

三條線索互相交織,引申出三種不同境遇的女性成長路徑。

程璐,是一名編劇,爲人固執且自尊心強。

10年前,她才華橫溢,憑藉一個獲獎劇本一炮而紅。

之後,她在圈內混跡多年,結果江郎才盡,再無出頭之日。

丁詩雅,經營着一家美容院,性格溫婉大方。

三人之中,她年紀最小,存在感最弱。

在她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都市女性的影子:普通的,有韌性的。

全劇直面現實,以接地氣的方式,表現出了30+女性所面臨的艱難處境。

我們可以從程璐身上看到大齡女性的未婚焦慮,也可以從田蕾身上看到女性在職場上的性別歧視,還可以從丁詩雅身上看到單身女性在感情中的兩難抉擇。

大齡單身,成了程璐的原罪。

身邊人不可避免地爲她貼上了“剩女”的標籤。

對於這個標籤,程璐起初不以爲意,“女人三十多歲沒結婚,就要被當成異類麼?”

要麼,在感情諮詢費上被“差別待遇”——年齡小,只要9999,年齡大,要29999。

因爲這次飯局,程璐偶然認識了社會心理學教授魏書。

魏書爲了完成論文,需要找30+的未婚女性來充當樣本進行研究。

而程璐,剛好就成了他的目標。

與此同時,程璐也感情受挫,亟需找一個人來爲她指點迷津、順利戀愛。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就此產生了交集。程璐給魏書充當課題訪談對象,魏書給程璐擔當情感軍師。劇中的主線故事,就此成功搭建。

爲了在這個男性主導的行業裏生存下去,她形成了一套“利益至上”的處事原則:

“從利益出發,它要不要做;從風險出發,它該不該搏;從能力出發,它該不該幹;從結果出發,它劃不划算。而不是別人告訴我,我對不對。”

與日版相比,《誰說我結不了婚》不但加重了對女性友誼的刻畫,而且還加大了女性職場戲的比重,包括編劇、律師、美容院老闆在內的多種職業,劇中均有所涉獵。

這種改編,整體來說,其實有利有弊。

好處是,它可以更加接地氣地深入不同圈層,爲更多的羣體發聲;弊端是,它很可能會像國產行業劇一樣,只懸浮於表面,難以深入其中。

比如,單拎出來田蕾利用閨蜜去色誘客戶的段落來看,劇情就開始明顯地走向了懸浮。

這種知法犯法的情節編排,雖然符合角色利益爲先的性格設定,但卻並不符合她之前反覆強調的職業素養。前後設定有違常理,看起來非常矛盾。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看法。

客觀來說,《誰說我不結婚》並不是一部惹人厭惡的催婚劇,而更類似於是一面反應社會現狀的“照妖鏡”。

通過關照現狀,它給觀衆留下了更多的討論空間。

它告訴我們,結婚,並不是一道必做題,而更像是一道選做題。

晚婚和不婚話題,一直是日本影視創作者最熱衷的話題之一。

和日本一樣,近年來相關話題在我國同樣也反響熱烈。

據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結婚率又再次創下了中國近20年的歷史新低。

伴隨着性別平等的遞進與高等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女性羣體,開始逐漸看透了婚姻關係裏所潛在的女性剝削:生育風險、喪偶式育兒、勞動價值下跌、家庭暴力……

《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

同樣是表現女性的職場困境,它也沒有像《北京女子圖鑑》那樣,在價值觀輸出方面對女性極盡刻薄。

《北京女子圖鑑》

如何正確地進行翻拍,又如何讓翻拍劇歷久彌新散發出新鮮的活力,一直都是擺在我國編劇面前的一道艱澀難題。

而完成度較大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則無疑是翻拍劇中的佼佼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誰說我結不了婚》本身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而且,與《韞色過濃》《傳聞中的陳芊芊》等一衆熱播小甜劇相比,它自帶翻拍流量、題材具有話題性、演員演技有保障,還是很容易脫穎而出的。

相信,《誰說我結不了婚》要成爲近期爆款,問題應該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