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光榮公司旗下的《三國志》系列,可以說是國內玩家最喜愛的SLG遊戲之一,耳熟能詳的三國曆史人物背景,配合精心設計以回合製爲基礎的豐富玩法,再加上精美的人物肖像和細緻的歷史常識,讓很多玩家成爲了系列鐵桿粉絲。從1985年推出三國志1代開始,至今已有35年曆史,共推出14部正傳作品,此外各種威力加強版、移植復刻版、戰棋外傳層出不窮,在國內玩家心中,光榮的三國志可以說是三國題材策略遊戲的代名詞

這盤陳舊的黃卡相信是很多玩家小時候的夢想

三國志系列的發展也是伴隨着各種改良和爭議,現在回顧來看,1993年推出的《三國志3》在玩法上基本奠定了原型,並通過當時流行的MD、SFC等16位主機和PC被廣大玩家所接受,大部分國內玩家開始接觸光榮三國志系列也是從本作開始。之前光榮的三國志1和2,流行程度和口碑均很一般,除了玩法理念尚未完全成熟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策略類三國遊戲還有另一個王者:南夢宮的三國志系列,通過先進的設計理念,打造出了獨特的三國策略玩法體驗,在8位主機FC時代風頭完全壓過了光榮三國志,特別是2代《霸王的大陸》,憑藉組裝卡在國內大量普及,很多玩家人生接觸到第一款SLG遊戲就是FC版《霸王的大陸》,至今仍然有很多愛好者用模擬器的形式回顧,本文就來回顧下《霸王的大陸》的來龍去脈

上世紀80年代末期,策略類三國遊戲萌芽期

1978年,襟川陽一和襟川惠子夫婦創立了光榮株式會社Koei,1981年發售了第一部SLG遊戲《川中島合戰》,開始走上了專業製作策略遊戲的道路,1983年發售的《信長之野望》開啓了這個日本戰國策略系列的序幕,在逐漸取得成功後,光榮開始尋找新的題材

1981年光榮第一部SLG《川中島合戰》,幾乎是簡單的色塊和數值

1983年12月,首屆日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大會在北京舉行,時任光榮公司總裁的襟川陽一出席了本次會議,在中國遊歷期間對長城、紫禁城的宏偉頗感震驚,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決定開發一款以三國爲背景的策略遊戲

光榮公司的創始人襟川夫婦

1985年12月,三國志1代發售,在當時引起了衆多玩家的關注,遊戲中還原了三國時期的58個城市,數值包括了城市和武將兩部分,把歷史書籍上的強弱關係首次用數字展現出來。遊戲的系統主要分爲內政和戰鬥兩部分,內政包括了移動、人事、徵兵、訓練、開發、外交、交易、委任等內容,這些規則也成了後續三國志遊戲的標配;戰鬥則沿用了光榮之前幾部作品使用的六邊形戰棋規則,實現了地形、圍攻、火攻等基本內容

PC版光榮《三國志》1代,擁有58個城市的大地圖

PC版光榮《三國志》1代,戰棋式戰鬥界面

三國志1代在歷史還原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人物頭像參考了明清時期白描繡像和民國時期煙盒包裝等。邀請了中國著名書法家徐伯清先生書寫了“三國志”開場標題,並一直沿用至今。當時初出茅廬的的菅野洋子爲遊戲配樂,也自此開始逐步成爲頂級遊戲作曲家

徐伯清先生和他創作的三國志LOGO,一直沿用至今

1989年12月,光榮推出了三國志2代,續作基本沿用了前作的畫面系統和玩法,地圖上的城市精簡到41個,除了增加武將單挑這個系列經典設計外,其它並無太多亮點。當時PC的普及率並不高,玩家接觸這兩部作品主要是在FC主機上,售價遠高於其它遊戲且沒有組裝卡,所以當時國內玩家玩過光榮三國志的可謂鳳毛麟角

PC版光榮《三國志2》,城市數量比1代有所減少

PC版光榮《三國志2》,戰鬥界面和1代基本相同

總的來看,光榮當時的三國志遊戲,已經爲後續作品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豐富的系統玩法加上嚴謹的歷史內容,展現出了製作者完善成熟的想法,但是限於當時硬件水平,龐大的構想明顯被束縛,很多內容表現比較枯燥,缺少吸引玩家的亮點。當時NAMCO、KONMAI、CAPCOM等動作遊戲出身廠商,非常善於挖掘用戶體驗快感,而光榮遊戲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很專業但“不好玩”,想必這也是一個成功系列發展必經之路,不管怎樣,光榮的三國志1和2,還是在當時吸引了大量SLG愛好者,也讓其它廠商看到了機會

街機出身的南夢宮,做起SLG也是一把好手

南夢宮在FC時期可以說名氣遠超過光榮,這個街機出身的老牌大廠憑藉喫豆人、小蜜蜂、坦克大戰等經典內容爲廣大國內玩家所熟知,在看到慢節奏長時間的SLG遊戲逐漸被玩家所接受後,自然也不甘寂寞,憑藉大廠濃厚的底蘊,一出手就是精品

中原的霸者正版卡帶,當時還叫NAMCOT

1988年7月29日,FC版《三國志:中原的霸者》發售,這款遊戲明顯衝着光榮的三國志而來,他打造的全新系統,也讓玩家體驗到了三國策略遊戲的樂趣

中原的霸者大地圖,城市明顯比光榮少很多

遊戲的地圖內容進行了精簡,只有30個城市,表現形式沒有采用光榮的數字區塊,而是用道路將關聯城市連接起來,更直觀地展現了三國時期的地理位置,這個設計也被光榮的《三國志3》所採納,成爲了後續作品的標配

非常簡潔的操作指令,色彩鮮明

本作創造性地加入了“指令”系統,玩家執行大部分指令都需要消耗一枚指令,指令的數量取決於玩家控制的城市數量和所選難度,這樣的設計在保留了三國時期基本面貌的基礎上,讓玩家更專注於自己城市的發展

戰場操作界面

遊戲在內政建設上與光榮三國志差別不大,最大特點是每個城市加入了武器屋、學問所、病院、質屋這四種設施,這種借鑑RPG的設計引申出了遠比光榮版豐富的武將養成系統

戰場操作界面

武將的基本能力有體力、知力、武力、人德、忠誠;兵種屬性有平軍、山軍、水軍,代表着不同地形的能力加成,知力和武力是兩個重要參數,不滿80的武將分別可以通過學問所和裝備武器來提升

佈陣界面

南夢宮版三國志最大的樂趣,就是豐富的戰鬥系統,與光榮版簡單的戰棋界面相比,《中原的霸者》把戰鬥擴展到三個層次,成爲了遊戲最核心的體驗

交州的戰場地圖,以水戰爲主

首先在大戰場層面,仍然採用了戰棋式界面,每個城市的戰場地圖風格不同,山地爲主的漢中和水戰爲主的交州,讓城市的特點更加鮮明。玩家可以宏觀地指揮所有部隊行動,加入了相當於AP的“機動力”設定,指揮部隊移動的同時還可以使用各種計謀,一旦兩支軍隊開始交手,就進入到部隊操作界面

漢中的戰場地圖,以山地爲主

部隊操作層面中玩家可以預設多種陣型,部隊由普通的步兵、移動力高的騎馬隊、遠程攻擊的弓隊和兩次攻擊的武將組成,玩家下達前進、後退、撤退等全局指令,無需對每個兵種執行具體操作,打到最後如果雙方武將碰面,則進入到武將單挑界面,直到分出勝負

中原的霸者開始界面和單挑場景

《中原的霸者》是專門針對FC主機開發,製作方充分發揮了有限的機能,沒有盲目追求龐大的內容,而是精心打造了以戰鬥爲核心體驗的策略遊戲,加上適合FC的鮮明色彩和Q版人物,受到了玩家的好評,也爲續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霸王的大陸》橫空出世,成爲早期三國策略遊戲的王者

1992年6月10日,《三國志2:霸王的大陸》發售,本作的畫風和系統繼承前作,城市數量仍然爲30個,內政方面主要增加了防災和買賣米,戰鬥和武將養成這兩個核心玩法則進一步豐富,把整體樂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霸王的大陸開始界面

霸王的大陸地圖,和前作相比變化不大

本作中武將的知力變得尤爲重要,知力高的武將不僅可以在戰場層面使用計策,還可以在部隊層面使用各種戰術,例如能在九宮格範圍內殺傷敵人的“爆炎”,威力巨大,需要知力93以上才能使用,成爲衆多玩家的首選

霸王的大陸增加了戰場商店購買裝備

本作中武將增加了經驗值設定,人物等級最高8級,升級時增加武力,同時部隊中騎兵、弓兵等高級兵種增加,各種計謀的成功率也會提升。遊戲中武器裝備種類大幅增加,還增加了稀有的特殊武器和防具,只能通過單挑擊敗特定武將或指定城市購買,包括青釭劍、倚天劍、七星寶劍、龍牙刀、關王刀、狼牙槍、蛇矛、聖者之衣、龍鱗之鎧等,在後續的光榮三國志系列中,稀有裝備的設定被繼續發揚光大,大大豐富了玩家養成的樂趣

半自動形式的戰鬥界面

《霸王的大陸》發售時正值FC末期,機能已經幾乎挖掘殆盡,本作的畫面音樂水平可以說是頂級,當時憑藉大量組裝卡的引進,讓國內玩家第一次領略到“文字遊戲”的魅力。當時卡帶版本沒有漢化,玩家看着幾乎沒有漢字的假名界面玩得樂此不疲,很多人還用手寫的形式總結了所有武將的數值,足以可見這款遊戲的魅力,在當時國內PC尚未普及的環境下,FC版《霸王的大陸》可以說是第一款真正流行的SLG遊戲

中文版官方攻略本,當年的奢侈品

現在回頭來看,當年南夢宮和光榮先後都出了兩作三國志,由於南夢宮版比光榮版更爲流行,導致很多玩家誤認爲三國志前兩作由南夢宮開發,3代開始纔是光榮出品,我們對比兩家的遊戲,可以發現《霸王的大陸》更吸引玩家主要有以下原因

官方攻略本中的地圖

首先在歷史還原上,南夢宮版城市數量少於光榮版,但是通過道路的設定,體現出了“控制交通要地”這個核心戰略思想,比起光榮版用數字區塊的形式要高明不少,之後幾乎所有的三國SLG都把這個設計繼承下來,可見28年前的設計理念有多麼先進。相對於光榮版多時間劇本的設計,南夢宮版只有189年一個劇本,這也是三國人物陸續登場,發展最爲靈活的劇本,《霸王的大陸》並沒有刻意追求歷史內容完整性,而是在保證基本還原歷史的前提下,精簡了內容並降低了上手難度,讓一部分對三國曆史不瞭解但有興趣的玩家也能上手遊戲

光榮三國志1代中有5個劇本

其次在戰鬥方式上,光榮版當時只有很簡陋的方塊數值顯示,PC移植的畫面略顯粗糙,難以把戰鬥這個策略遊戲最核心的體驗展現出來。南夢宮版則設計了戰場、戰術、單挑這三個層面的內容,玩家可以從宏觀到微觀盡情施展自己的想法,專門針對FC版開發的畫面效果出色,讓戰鬥真正成爲了SLG最核心的樂趣。本作中每個城市戰場地形多樣化的設計,也讓城市有了自己的特點,不再是簡單的數字和名稱,這樣的設計同樣被後續很多策略遊戲所採用

光榮的三國志3,地圖城市開始使用道路設計

最後在人物養成上,南夢宮版完勝,光榮版當時除了招募武將外,沒有任何養成元素,人物能力一成不變;南夢宮版則參考當時流行的RPG玩法,加入了經驗升級、道具裝備、城市商店等內容,讓武將跟隨玩家不斷成長,這樣就大大提升了代入感,深切感受到這些武將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兄弟

霸王的大陸FC正版卡帶,現在已經是稀有收藏品

從整體上看,光榮版《三國志》的設計思路是以還原歷史爲根本,在這個大框架下逐級向下細化各種玩法,在當時硬件水平不高的環境下,這種理念顯然有些超前了,導致結果就是很多內容不能做深做精,遊戲整體感覺空有歷史外殼而缺少吸引人的玩法。不過也正是這種完善的設計框架,在隨着硬件機能逐漸提升後,各種玩法日趨豐富,讓光榮逐步成爲三國SLG的王者,這是後話

PS重製版《霸王的大陸》

南夢宮版《霸王的大陸》則是一開始就立足於FC主機,憑藉多年開發對主機性能的深入掌握,確定了以戰鬥內容爲核心體驗,從戰鬥方式引出武將養成,最後在機能範圍裏儘可能地加入三國曆史內容,以用戶體驗爲基礎,從下向上逐步完善,是一種比較務實的設計

後記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光榮和南夢宮兩家推出了不同風格的三國志遊戲,日本東京電視臺開播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連續劇《橫山光輝三國志》,1995年日本NHK電視臺引進了中央電視臺版《三國演義》電視劇,這幾波鉅作徹底點燃了日本人的三國夢想,光榮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三國志3》,憑藉16位主機大幅提升的性能,大幅度推翻了前兩作的系統,自此開始穩步發展,逐漸成爲三國策略遊戲的代名詞

PS重製版戰鬥和單挑界面

遺憾的是南夢宮在《霸王的大陸》之後,就放棄了SLG的繼續創作,系列續作也成爲了泡影,直到1998年在PS主機推出了Namco Anthology 1合集,裏面有包括《霸王的大陸》在內的4款遊戲合集,令人驚喜的是除了FC原版外,還有完全更換引擎的高清重製版,在保留基本玩法基礎上,地圖和戰鬥畫面煥然一新,增加了部分城市和武將,人名全部改爲漢字,玩家再也不會因爲看不懂而發愁了,這個合集在2013年移植到PlayStation Network,玩家可以在PS3和PSP上重溫這款經典原版和重製版

PS正版Namco Anthology 1,收錄《霸王的大陸》原版和重製版

《霸王的大陸》不僅本身是一款優秀的遊戲,更重要的是很多設計理念和玩法保留了下來,被衆多策略遊戲採用至今,雖然後面沒有續作,但是在策略遊戲發展史,特別是國內玩家的心目中,這款28年前的作品無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