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位于宁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1988年西夏王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列入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陵区东西约4公里,南北10公里。在这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8座西夏帝王的陵墓和70多座陪葬墓。每个陵园都是一个单独完整的建筑群体,形制大致相同,占地面积大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陵园的方向朝南稍偏东。陵园的地面建筑由角楼、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塔式灵台、神墙等建筑组成。平面的总体布局按照中国传统的以南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排列。
陵园的四角有角楼,门阙在陵园的最前面,左右对称。内城的南墙正中开辟有门,出土有鸱吻、瓦当等遗物,证明原来门洞上建有高大的门楼。在内城里有一处献殿遗址,是西夏皇帝祭奠祖先的地方。内城的西北,有高大的塔状“灵台”。
从总体平面布局看,西夏陵园既采纳了唐代帝陵形制的基本特点,又吸取了宋代帝陵的一些建筑布局,融合而成。1972~1975年发掘了编号为8号的帝陵和3座陪葬墓。帝陵地下墓室前有一长达49米的斜坡墓道,前狭后宽的方形墓室,两侧各有一配室,深约25米。墓室早年被盗,但仍出土有许多金饰、鎏金银饰、竹雕、铜甲片、珍珠、瓷器碎片等。3座陪葬墓,有阶梯或斜坡的墓道,墓室为方形土洞,普遍以铜牛、石马殉葬。根据这些陵墓出土的汉文残碑和其它文物,证明这座帝陵可能是西夏第八代皇帝李遵顼的陵墓。
西夏陵区还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和汉文的残碑。仅从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的寿陵碑亭所出土的残碑,就有1700多块。汉文碑用楷书镌刻,承晚唐柳体楷书的风格,体势劲媚,刀法娴熟。西夏文碑有楷、篆两种书体。篆体只用于碑额,楷体书写秀丽、娴熟,都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景区看点:泰陵位于西夏博物馆西南,俗称“昊王坟”,是旅游者经常参观的一座王陵。茔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历经千年,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阙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
阙台 阙台位于陵园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离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瓦,推测为原有建筑。阙台是低龄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碑亭 阙台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阙台北34米,东西两碑亭相距80米。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地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阶以绳纹砖包砌,石灰勾缝,局部砖尚存。有三个人像碑座出土(应为四座,存三毁一);还出土有西夏文残碑360块,残片文字最多的仅5字;还有瓷、铜、铁碎片及泥塑残块等。
月城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石道两侧有石像生基址。
陵台 陵园北高矗立约20米的一个塔状凌锥形夯土台,用黄土密实夯筑而成,八面七级,夯土台有椽洞。陵台周围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物残块。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形似鱼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长50米,北端为一盗坑,直径20米,深约5米。
裕陵 ;位于西夏陵区最南端,俗称“双陵”之东侧 淹没千年的王陵(9张)。陵主李继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系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生于宋乾德元年(963年),卒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党项族平夏部落首领,西夏王朝奠基者。自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起,抗宋自立,逐渐强大。宋雍熙二年(985年),诱杀宋将曹光实,袭据银州(今陕西榆林南),自称定难军留后。宋至道二年(996年),邀击宋军于浦洛河,进围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宋师以五路出击,无功而返。次年,遣使求和,授定难军节度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宋咸平五年(1002年),攻陷灵州,改称西平府,定为都。次年,攻西凉府(今甘肃武威),早吐蕃大首领潘罗支袭击,中流矢,次年死。子德明继位,尊为光孝皇帝。孙元昊建国后追谥神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
嘉陵 ;位于裕陵之西北部约30米处。陵主李德明,李继迁之长子,系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宋景德元年(1004年)嗣位。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辽封为夏国王,遂建宫阙于鏊子山(今陕西省延川县西)。宋天禧四年(1020年),迁都怀远镇(今宁夏银川),改称兴州。次年,辽封为大夏国王。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封为夏王,同年卒。李德明与宋、辽和好,集中力量开拓河西,战胜回鹘,取得甘州、瓜州、凉州,奠定了西夏版图。子元昊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墓号嘉陵。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