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西村舰队严格执行了无线电静默的命令,由于事发时正是晚上,且无人生还,所以这场发生在1944年10月24日凌晨的战斗具体经过便成为了一连串的谜团,究竟“扶桑”号和“山城”号谁先沉没,“扶桑”号是否断成两截,抑或是像间接证据表明的那样,仅仅发生了侧倾导致船体进水,已经无从考证。在美军的鱼雷艇和驱逐舰穷追猛打之下,西村舰队只能冒着暴风骤雨般的炮火艰难挺进,最终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全部沉没。

“扶桑”号是日本帝国海军独立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超无畏舰,它刚一服役便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这艘战舰的舰型设计深受英式和日式风格的影响,但后来经过现代化改装之后,它的外貌已经与刚建成时截然不同,而且舰型独特,非常容易识别。
虽然此前“金刚”级战列舰的建造也有日本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参与,但基本都是在英国方面提供图纸、零件和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建造的。“扶桑”号参考了“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部分设计,但装甲更加厚重。“扶桑”号于1912年3月11日在吴海军工厂动工,1915年11月8日完工时,正赶上日本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国宣战。“扶桑”号随即被编入第一舰队的第一战队,派往中国沿海。一战末期,它曾被编为第一预备舰在中国沿海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1930年3月12日,“扶桑”号开始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它在此次改装期间还曾出航执行任务,所以可以推定改装项目是分为多个批次陆续完成的。其中包括将二十四台宫原式煤油混烧锅炉更换为六台全新的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经过各项调整改装后,“扶桑”号的蒸汽轮机机组总重量减少了1270吨,其布局也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将原有的两座烟囱改建为一座,但输出功率却几乎比原先的40000匹马力翻了一番。
“扶桑”号上的罗经舰桥、观察所和火控指挥所经过扩建之后,与原本的前桅结合构建成了一座塔状建筑,最高处比吃水线高出44米。
此时的“扶桑”号实际上已经是一艘在原来的船壳上翻修的全新战舰了,装备了新改进的356毫米(14英寸)主炮,航速从23节提高到24.75节。原先用于对空观察的探空气球装备被撤除后,“扶桑”号于1933 年时装上了弹射器并配置了三架浮筒式水上飞机,其中两架停放在甲板的滑轨上,另一架则停放在弹射器上。“扶桑”号于 1937年接受了进一步的现代化改装,此次改装直到1941年才竣工,主要加装了防空武器和雷达装备。
“杜立特空袭”
1941年12月,“扶桑”号在突袭珍珠港行动中担任支援任务。1942年2月,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派出轰炸机轰炸东京(即“杜立特空袭”)后,“扶桑”号随日本联合舰队出动进行反击,但是无功而返。
1942年5月的中途岛海战充分展现了战机对于水面舰艇的强大优势,随后日本海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新的舰艇改造方案,准备在两艘“扶桑”级战列舰的舰艉铺设一段飞行甲板,以改建成“航空战列舰”。但最终仅有“伊势”级的“伊势”号和“日向”号两艘战列舰完成了这项改装。
1943年6月,“扶桑”号在吴港加装了21号电探(对空搜索雷达),8月,又安装了13号(对空搜索雷达)和22号电探(对海搜索雷达)。施工完毕后,它随即受命增援前线,于当月就赶赴联合舰队位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特鲁克泊地。
二战期间,“扶桑”号陆续增建了大量的防空武器,至1944年8月14日时,除了主炮和副炮外,它已经装备有多达九十五门的25毫米(1英寸)高射炮和十挺13.2毫米(0.5英寸)高射机枪。
苏里高海峡夜战
1944年10月20日,美军登陆菲律宾群岛中的莱特岛,日本联合舰队企图集中海军所有的海上舰艇对美军发起孤注一掷的突袭行动,预计将与美军舰队展开连番恶战。总体来看,此次作战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10月22日,“扶桑”号在舰长阪匡身的指挥下,与“山城”号一同编入被称为“西村舰队”的第一游击部队第三部队,离开了位于文莱的海军基地,赶赴菲律宾海域。这支舰队由旗舰“山城”号、“扶桑”号、重巡洋舰“最上”号和四艘驱逐舰组成,统归西村祥治海军中将指挥。按照计划,西村舰队将穿过莱特岛和棉兰老岛之间的苏里高海峡,与主力栗田舰队在莱特湾会合攻击美军。
10月23日,西村舰队遭到了美军飞机的袭击,但成功击退敌方,没有造成重大损失。这期间一枚炮弹击穿了“扶桑”号的后甲板,落入军官住舱后爆炸起火,但火势很快就被扑灭。然而部署在海峡北端的美军舰队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支美军隶属于第七舰队,下辖战列舰“加利福尼亚”号、“田纳西”号、“密西西比”号、“西弗吉尼亚”号、“马里兰”号和“宾夕法尼亚”号,此外还有三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和九艘驱逐舰,由海军少将杰西·奥尔登多夫担任指挥官。23日夜至24日凌晨,双方激烈交战,这次战斗也被视为最后一场战列舰间进行炮击的“经典”海战。在美军的鱼雷艇和驱逐舰穷追猛打之下,西村舰队只能冒着暴风骤雨般的炮火艰难挺进,最终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全部沉没。
“扶桑”号的末日
当时西村舰队严格执行了无线电静默的命令,由于事发时正是晚上,且无人生还,所以这场发生在1944年10月24日凌晨的战斗具体经过便成为了一连串的谜团,究竟“扶桑”号和“山城”号谁先沉没,“扶桑”号是否断成两截,抑或是像间接证据表明的那样,仅仅发生了侧倾导致船体进水,已经无从考证。
根据推断,当时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扶桑”号在炮弹和鱼雷的猛烈打击之下,船体舯部的两个弹药库和紧邻的油舱于凌晨3时45分发生大爆炸,船体断成两截。前后两截船体依然漂浮在海面上,直到早上5时50分,美国的“路易维尔”号击沉前半段船体。舰部分火势严重,约在早上6时50分沉没。“扶桑”号和“山城”号上的船员无一生还,或是在战斗中丧生,或是在海中溺毙,或是挣扎上岸后被当地土著杀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