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幾乎每個月都要到社區醫院或衛生所按時接種疫苗,等到孩子滿1歲後,接種次數明顯減少了,但寶爸寶媽可不能因此掉以輕心,仍然要按照接種表按時帶寶寶去醫院。那麼1-2歲的寶寶到底需要接種哪些疫苗呢?
一般來說,1歲時需要帶寶寶去打乙腦減毒活疫苗,1歲半時則需要打三種:甲肝滅活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的加強針、麻腮風疫苗,2歲時對於之前打的甲肝滅活疫苗和乙腦減毒活疫苗分別加強一針。
其實根據衛生政策的不同,我們國家不同地區對於寶寶接種疫苗的時間規定可能略有差異,寶爸寶媽多注意社區醫院發放的小冊子上的時間,不要漏打即可。
以上講的都是一類疫苗,也就是免費接種的,如果條件允許,寶爸寶媽還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選擇爲寶寶接種自費二類疫苗,包括水痘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手足口疫苗等都可以在1-2歲爲寶寶接種哦。
那寶寶接種疫苗前後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首先,注射疫苗前寶寶最好是健健康康的,如果寶寶感冒了、發燒了,則需要查明病因或者治癒後再接種疫苗。其次,如果寶寶本身就患有一些疾病,如佝僂病、免疫病、嚴重的溼疹、皮炎、哮喘、急性傳染病、活動型結核等的話,也不宜接種疫苗,需要諮詢醫生後再決定。
除了身體狀況外,最好在接種疫苗前1-2小時讓寶寶喫些東西,不要在空腹飢餓時接種。至於接種前要不要洗澡,其實,因爲接種區域都會進行常規消毒,所以洗澡與否關係不大,寶爸寶媽不需刻意要求。
接種疫苗後,寶爸寶媽要幫忙按壓棉籤幾分鐘,不出血後即可拿開,注意接種部位的清潔,當天最好不要洗澡。此外,爲了避免一些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接種後半個小時內最好不要離開醫院,在醫院觀察30分鐘。這期間,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喫些東西,回家後也要注意休息,同時注意保暖即可,飲食和睡眠等並無特殊禁忌。
接種疫苗後寶寶可能還會有一些常見的副反應,比如輕微腹瀉、輕微發熱、煩躁哭鬧等,一般來說這些都是正常的,寶爸寶媽不必驚慌,這些反應會在幾小時至幾天後消失。
如果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高熱、淋巴結腫大、接種部位發炎化膿等嚴重的反應,而且一段時間後不但不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的話,就需要寶爸寶媽引起重視了,需要及時就診並告知一聲寶寶接種疫苗的情況,以便治療。
如果寶寶因爲生病了,或者爸媽工作忙沒辦法按時接種該怎麼辦呢?不用太擔心,一般錯過的疫苗順延到下個月接種即可。之後接種的所有疫苗也都要往後推遲相應的時間,即不改變原有接種的時間間隔即可。
疫苗接種學問大,寶爸寶媽要做好相關功課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