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犯下一些錯誤。然而有些錯可以彌補,但也有一些錯誤註定難以挽回。譬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曾在劉表託付荊州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十分錯誤的決斷。此舉不僅辜負了對方的一番苦心,同時也間接毀掉了原本富庶的荊州,使其從一片國泰民安的景象,變成了戰火不斷的紛亂之地。

劉表對待劉備的態度,其實一直都在變化

關於劉表當時決定將荊州託付給劉備這件事情,衆人歷來各執一詞。有人覺得只不過是一番客套話,也有人認爲劉表是在故意試探。

不過諸如此類的說法都只停留在猜測的階段,難以拿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些推斷。如果這樣一味的猜測下去,只會離事情的真相越來越遠,從而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唯有根據古籍的記載,從現實角度出發,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還原當時的情形,讀懂人物的內心和處境。

如《三國志》所述,劉備最初來到荊州的時候,手下人馬不過幾千,這點實力在劉表面前其實根本不足以提。不過由於漢室宗親的身份擺在那裏,所以對方依以禮相待奉爲上賓,並允許他帶兵駐紮在新野,作爲容身之地。

可是劉備雖然實力不強,但號召力和影響力卻十分不容小覷,荊州各路豪傑紛紛前去拜訪,甚至還有許多人願意依附於他。如著名的謀士徐庶,便是在此期間來到了他的身邊。

然而俗話說得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逐漸發展壯大的劉備,顯然已經讓劉表感受到了威脅,因此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提防。有時候還會讓其帶領自己本部人馬與曹操的部下週旋,以此來限制或消耗他的實力。可見這時候雙方的關係已經變得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說是貌合神離。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劉表臨死之前,終於再次發生了改變。一直對劉備小心提防的劉表,居然主動召見了對方,並且還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見於《魏書》

其實他選擇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危機感

當時局勢

荊州處在天下的中心地帶,四周皆被強敵環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此二人皆對其虎視眈眈,再加上漢中張魯,益州劉璋等人,荊州所面臨的威脅,絕非一般人可以解決。

面對如此情形,他深知自己的兩個兒子根本無力守住荊襄九郡,畢竟人們常說知子莫如父,自己的兒子有多大本事,他這個做父親的心裏應該一清二楚。這時候唯一能夠指望的人,也就只有駐紮在新野縣城的劉備,只有把荊州交到此人的手裏,纔有可能得以保全。

不過劉表看中的當然不僅僅是劉備一個人的能力,而是他手下的那些謀臣武將。張飛、關羽、趙雲等皆是不可多得的猛將,此外再加上有諸葛亮這樣的頂級謀士相助,想要守住荊州並非沒有希望。

而且最重要的是劉備曾經受其恩惠,即使坐領荊州也不會過於爲難劉琦、劉琮。這樣看來劉表的決定無疑是一片苦心,既考慮到了荊州的安危,同時也爲自己的後人安排好了後路。

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現如今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不得不爲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安排。即使自己曾經一再提防劉備,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形,也只能把這塊地盤交給對方打理。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在發生着變化,曾經的對手也會在一定條件下成爲朋友,更何況他們也並不是真正的對手。劉表的態度轉變雖然非常突然,但仔細分析起來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此時荊州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過去那些小恩小怨都已不再重要。凡事輕重緩急之分,兩害相權尚且可以避重就輕,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該如何進行取捨。

可是這樣的安排固然穩妥,但也需要雙方緊密配合纔行,否則終究只能是紙上談兵。

劉備的錯誤決策

面對劉表臨終之時的囑託,劉備卻並沒有選擇欣然接受,反而義正辭嚴地說道:

“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爲薄,所不忍也。”

但是這樣的想法明顯是一種婦人之仁,或者說是一種自私的行爲。劉表將荊州託付給他是出於對未來的擔憂,希望給自己的後人安排一條穩妥的後路,同時也是爲了將強敵拒之門外,保證這片區域不受戰火的摧殘。

想當初劉表出任荊州牧時,此處本是一片混亂之地,盤踞着大大小小的勢力,難以形成穩固的狀態。

如《戰略》書中曾記載:

“劉表之初爲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衆。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爲華容長,各阻兵作亂。”

此後正是劉表單騎入城,施展謀略收攏人才,最終平定四方,纔有瞭如今繁榮富庶的局面。作爲這片敬業的開創者,他當然不希望自己親手創建的事業,被戰火無情的摧毀,故而準備選有能者居之。

也就是說如果劉備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那麼他就應該接受這個請求,代替劉表繼續坐鎮荊州,這樣纔算是真正的知恩圖報。不過根據劉備所說的那些話來看,他當時心裏想的卻並不是這些,而是在顧及這樣做之後會留下怎樣的名聲,不願意留下被人指責的口實,可這樣的做法,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私。

人在處理問題或者做出決策的時候,往往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和得失,這樣做出的決定往往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會存在很多弊端。只考慮單方面因素總會使人一葉障目,無法顧及到全盤的得失,和全局的利益。

劉備

所以說劉備此時的心態已經走進了一個誤區,只看重自己的名聲,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質。而且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心態,導致他最終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斷。不僅辜負了劉表的一片苦心,同時也間接毀掉了繁榮富庶的荊州。

此前劉表在世之時,荊州可以說是亂世中最安穩的地方,當其他地區都處在戰火中的時候,這裏卻成了許多名門望族的避難所。當時有大量名士從北方遷居於此,比如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東漢太尉崔烈之子崔鈞,還有身爲潁川郡人的徐庶和崔廣元……

而且荊州發展到最鼎盛的時候,已經達到了坐擁數千裏疆域,帶甲兵十餘萬的地步。可是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和底蘊的荊州,卻在劉表死後迅速被人分割。

曹操從北方長驅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據了南陽南郡等地,兵鋒直指長江以南。而此時東吳方面也終於按捺不住,出兵奪取了江陵、江夏等地,走投無路的劉備迫不得已只能聯合東吳,一同對抗曹操,並且從夾縫中勉強佔據了一部分地盤。

這也就意味着原來的荊州已經被一分爲三,再也不復往日平和的局面,反而變成了兵家必爭的戰亂之地。尤其是南郡、樊城、襄陽這幾處地方,更是成了三股勢力的博弈之處,先後幾次易主。

然而連年的戰亂,也給這些地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嚴重破壞了經濟和農業的發展。比如在《三國志·龐統傳》中記載,後來龐統曾對劉備這樣說過:“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

這一句話也正好從側面反映出了荊州後來的破敗程度,可以與劉表生前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

荊州

但是如果當初劉備能夠聽從劉表的建議,直接把荊州接管過來,或許也不至於落到這個地步。但現實終歸是殘酷的,從來不存在任何假設,有些機會一旦失去,就不會再重新來過,有些局面一旦形成,就再也無力迴天。

擺在劉備面前的殘局正是如此,原本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計劃,是得到一個完整而又富庶的荊州,來作爲主要根據地之一。可是按照現在的情形,這個目標顯然已經無法實現,而他們的計劃也因此大打折扣,以至於到最後都沒能實現恢復中原的夢想。

總結

一朝失策全盤受阻,關鍵時刻的決策,足以對未來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也難怪三國時期的名士裴潛曾經評價他:“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爲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爲一方主。”

通過他處理問題的方式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評價的確非常中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行爲和決策,而他的決策則影響着最終的成就。在天下間廣施仁義之名固然是其堅持的原則,可是如果對於一件事情過於堅持,就會形成一種迂腐的阻力。

因爲世間的對和錯都是相對而言,是一種表面的現象。但是處理一個問題的關鍵,卻並不是爭論表面的對錯,而是應該把握這件事情的本質,如此才能判斷真正的對和錯。

劉表

就像對待劉表託付荊州的這個問題上,劉備始終認爲自己堅持仁義的立場是正確的。可是就當時的局勢而言,他眼中的對卻是實實在在的錯。這是由於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受到了限制,不曾站在縱觀全局的位置,也沒有試圖去了解對方的處境,所以最終無法做出正確的決斷。

其實說到底還是他的格局和思維側重點發生了偏差,自始至終都不能深入對待這個問題,也沒能排除個人的主觀意識,以絕對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形勢。因此他最終也只能如裴潛所說,乘天險而守一方,而無法真正統一天下。

可見任何決定的影響都不是單方面的,一步邁出之後,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要想讓未來高枕無憂,就必須慎重對待目前的每一次決策,做到三思而後行,盡力避免格局上的偏差,摒除片面性的觀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