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子加了別人微信,刪除對方後,讓她感到無助的事情發生了!手機突然收到…

市民劉女士經營小生意,爲了提升自己,拓寬工作渠道,她一直想考個證書,當從網上看到有關報考健康管理師的廣告時,劉女士進行了在線諮詢。

這樣的情況,

讓劉女士反而覺得沒有了把握,

於是6月3日,

35分鐘內收到68條垃圾短信

劉女士找了個不想報考的理由搪塞了過去,然後掛斷了電話。通話記錄顯示通話時間是在11時32分,通話時長共58秒。

1

垃圾信息不停的發來,都是各大平臺的驗證碼,記者看到, 從11時33分開始,劉女士在35分鐘的時間裏共收到68條垃圾短信,平均每分鐘兩條

無及時有效的制止辦法讓人無助

在這個過程中,

劉女士還收到銀行發來的驗證碼,

因爲確實使用這家銀行的業務,

這一度讓她擔心資金安全。

而由於不知垃圾短信何時停止,這其間劉女士曾向銀行、通訊運營商、警方等進行求助,除了銀行告知資金安全並無影響外,對於垃圾信息的騷擾,各部門都沒有及時有效的制止辦法,這一度讓劉女士感到無助,好在被狂轟濫炸半個小時後,垃圾短信停止了。

根據劉女士提供的電話號碼,

對方再次否認與垃圾短信有關,

對於“如何解釋會如此湊巧”,

對方回答 “就是巧合”

《民法典》進一步強化了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

事實上,像劉女士這樣被垃圾信息騷擾的案例並不鮮見,受害人的隱私在飽受侵害和騷擾的同時,又沒有好辦法及時有效的進行制止。

採訪中,律師告訴記者,5月28日誕生的《民法典》,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進行了專章保護,在現行有關法律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

記者看到,在《民法典》中明確了6項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爲,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以電話、短信、及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律師指出,在《民法典》正式實施後,像劉女士遇到的這種動輒被垃圾短信騷擾的情況將會有改變。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 實習生李興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樊金石 校對:宋洋

責任編輯:張一蕾 值班編委:王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