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

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

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五月是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月,

五月也是鲜花正怒放的时候,

五月里民族团结之花会开的更旺盛,更鲜艳。

嘉峪关市是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城市,全市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5.3万。有汉、回、满、藏、裕固、蒙古等3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户籍人口6230人,占到全市户籍人口的3%,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约1000余人。

近年来,

嘉峪关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市呈现出各民族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

和睦相处的良好局面。

具体有哪些“干货”,

一起来了解吧↓

强化机制保障 突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一) 组织领导持续加强。

及时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创建工作动员会,下发了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形成了市委高位谋划,重点单位示范引领,各级强力推动的创建格局。

(二)制度保障不断完善。

先后制定下发了《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嘉峪关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

(三)督查考核全面加强。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认真开展创建工作指导督查,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指导督查12次,市级领导带队督查3次。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了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

(一)开展创建工作培训。

先后组织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题培训班3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座谈会、创建形势分析会8次,从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要求、资料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二)开展面对面宣讲。

组织全市民族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讲活动。结合全省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认真开展了“十场千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讲工作。

(三)创新活动载体。

通过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不断扩大创建宣传广度、深度和力度,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四)突出典型培养。

按照一步规划,重点打造,整体推进的原则,市创建办在认真评估,反复筛选的基础上,确定了25家重点创建单位,并精准施策,精心打造。其中市第六幼儿园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市民宗委、原市长城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4名同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嘉峪关市、酒钢三中、市图书馆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截止目前,我市共创建省级示范单位17个。

强化协调推进 提升了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不懈创新载体,把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城市建设、教育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创建工作从“六进”拓展为“十进”,民族团结教育覆盖率达到97%。

在“进机关”方面。各单位把学习党的民族知识、党的最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法规作为各级干部的必修课,融入“三会一课”和工作例会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推动民族政策落实。

在“进企业”方面。指导各企业建立完善民族工作网络和工作制度,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素质和民族团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活力。

在“进社区”方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党建、精神文明、三社联动、互联共转等工作中,依托 “放管服”、小区管家等平台为各族群众服务。

在“进镇村”方面。着力打造“创建+党建”示范品牌,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部门包村、干部职工精准对接机制,实现17个行政村农业提质增效、6071户农村居民持续增收。

在“进学校”方面。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 “民族团结在心中”的“五个一”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试卷。市第五幼儿园将爱国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效结合,把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阳光体游中,形成“333”创建法。市实验小学和师范附校的5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安远沟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结对,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在“进寺庙”方面。通过深入开展“三学一做”“五进”活动、举办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讲经交流等专题教育,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五个维护”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

在“进军(警)营”方面。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军地共建联谊活动,我市与68207部队共同举办民族团结大型文艺演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座谈会、慰问少数民族官兵,不断增进军民共建鱼水情。

在“进家庭”方面。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平安和谐细胞工程”“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使维护民族团结、服务社会、文明和谐、平安幸福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

在“进医院”方面。各医院开展“六进六送”、大型义诊等活动,推进家庭医生团队与城市少数民族居民签约,建立稳固的服务关系,组织志愿者进社区、镇村,为城乡、社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健康知识宣讲、健康咨询服务。

在进“两新组织”方面。我市在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开辟宣传阵地,秉承“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回报社会”的行业服务理念,积极发挥“两新组织”群众性、知识性、创新性等特点,动员爱心企业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和技能培训。

以城市民族工作为重点 构建共享共学共建社区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

一是织密精细化服务网络。依托“12345”民生服务平台,直接与31个社区无缝对接,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二是健全联动化服务体系。结合“放管服”工作,统筹设立党员服务、就业保障、救助服务等综合“前台”服务窗口,一窗综合受理163项行政许可事项、44项便民服务事项和123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

三是延伸多元化服务触角。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全天候、便捷式服务,帮助解决“急难愁”事项近5000件、实现“微心愿”600余件。

记者问答

问:今年第17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是怎么安排部署的,都有哪些具体活动?

答:今年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共建“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按照这个主题,对今年宣传月活动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重点安排10个方面的活动:

一是开展动员部署活动。5月14日,召开全市第17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制定印发《嘉峪关市第17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二是集中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宣讲组,深入街道、郊区、机关、学校、镇(社区)、村、企业等开展 “十场千人十进”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大宣传活动。

三是开展民族工作“四新”宣传活动。嘉峪关广播电视台、嘉峪关日报社、酒钢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我市近5年来改革发展新成就、民族团结新气象、创建工作新经验、民族工作新品牌。

四是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紧紧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的要求,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好故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向模范看齐,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五是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围绕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亮点开展宣传。

六是灵活开展各类媒体宣传活动。借力“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在全市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舆论氛围。

七是深入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十进”活动,不断拓展创建工作的覆盖面。

八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示范评选表彰命名活动。召开嘉峪关市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模范集体10个、模范个人20名。年内评审命名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培养树立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九是开展走访帮扶困难少数民族群众活动。结合“双增双促”精准帮扶行动,深入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家中开展遍访活动,努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十是组织好民族团结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活动。配合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做好民族团结优秀文艺节目巡演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