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地區要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落實政府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的要求,針對縣城公益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設計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對符合條件的縣城智慧化改造、產業平臺配套設施建設等領域項目,可通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予以融資支持。

6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通知》發佈了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包括24個省份120個縣及縣級市。

《通知》瞄準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導的公共領域,明確提出了4大領域17項建設任務。提出要抓緊補上疫情暴露出的縣城城鎮化短板弱項,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促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擋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拓展市場縱深,爲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通知》原文如下:

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安徽)

當塗縣

廬江縣

蒙城縣

靈璧縣

天長市

將獲得這些支持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

各地區要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落實政府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的要求,針對縣城公益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設計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

縣城公益性項目主要通過地方政府財政資金予以投入,符合條件的縣城公益性項目可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適當支持。

對其中有一定收益但難以商業化合規融資、確需舉債的縣城公益性項目,除上述資金支持渠道外,還可通過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抗疫特別國債予以支持。

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各地區要針對縣城準公益性及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設計市場化的金融資本與工商資本聯動投入機制。

對符合條件的大中型準公益性及經營性項目,可通過健全政銀企對接機制,利用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金融或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基金予以融資支持。

對符合條件的縣城智慧化改造、產業平臺配套設施建設等領域項目,可通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予以融資支持。

規範有序推廣PPP模式,帶動民間投資參與投入的積極性。

加強建設用地支撐

各地區要堅持“要素跟着項目走”,優化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分配,保障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的合理用地需求。

注重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和低效土地,優先用於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

積極組織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分類推進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

如何建設?

壓實地方責任

省級發展改革委要周密組織、加強指導,科學制定本省份落實方案,指導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地區制定示範方案,明確建設任務、要素保障和組織實施等事項,並加強項目檢查督導。

各市縣要加快開展項目謀劃與儲備,注重加強關聯項目之間的協同配套,做好項目審批覈準備案和規劃、用地、環評等前期工作,並將符合條件項目動態錄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紮實推進項目建設實施,確保項目合規落地見效。

嚴格防範風險

各市縣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審慎論證項目可行性,優選項目、精準補短板、不留後遺症。

嚴防“大水漫灌”,確保精準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嚴防“半拉子工程”,確保項目資金來源可靠、規模充足。

嚴防“大拆大建”,優先採取改擴建方式,必要時採取新建遷建方式。

嚴防“貪大求洋”,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築方針。

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編輯:萬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