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不管是李玫瑾教授的“嚴管擅誘”,還是尹建莉專家的“愛與自由”,只要它適合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蘭海的教育理念跟李玫瑾教授與尹建莉專家並不同,她主張最好的成長教育,就是看護人和孩子一起成長。

作爲一朵育兒界的小花,兜媽這些天裏看到的最熱育兒界新聞,就是尹建莉老師和李玫瑾教授的“皇城PK”了。

雖說兜媽平常關注的都是崔玉濤老師,畢竟人家長得萌噠噠嘛!

但是,兜媽對尹建莉老師和李玫瑾教授也都抱持着崇高學習的態度滴!

這次兩位育兒大咖“掐架”,對育兒界影響頗大,畢竟大多數家長都聽過兩人的教育理論,這事兒一出,家長以後應該聽誰的?咋站隊?可能會非常糊塗!

別急,我們慢慢來分析!

尹建莉VS李玫瑾:“共工”與“祝融”的激情碰撞

尹建莉,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從事一線語文教育工作十二年,創辦“尹建莉父母學堂”,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銷量破700萬冊。

尹建莉的教育主流觀點: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自由。

李玫瑾,中華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著有《幽微的人性》。

李玫瑾的教育主流觀點:反推從家庭教育預防。

其實,尹建莉老師與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論,有3點區別,這3點就猶如“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勢不兩立!

1.尹建莉提倡愛和自由,李玫瑾提倡嚴管擅誘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這時候需要父母全身心的呵護。

這時候,分歧就來了!

李玫瑾教授認爲:

①3歲前的孩子需要依戀,家長要及時地滿足其生理需要;

②3~12歲的孩子需要規矩,家長應該堅定地對其說“不”;

③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選擇權,家長應該耐心地把他們當成朋友。

不難看出,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方式是主動的、強勢的,強調家長的主觀教養!

然而,尹建莉專家認爲:

家長的出發點在於愛,孩子需要安全感,父母有責任無條件滿足!

其實,尹建莉專家的教育觀點偏向西方化,她主張“換位思考”,孩子出了問題,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錯誤。

在這一點上,兜媽覺得尹建莉的教育有可行之處。

就像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案例:

孩子跟家長去飯店,閒的無聊就朝鄰桌火鍋“吐口水”,寶媽實力護短,只會說,“孩子還小,不要在意。”

這時候,我們不光看到了孩子沒有禮數,更看到了寶媽的溺愛與監管不嚴。

按照尹建莉專家的說法,我們不能怪孩子,要學會“換位思考”,寶媽在家庭教育中佔據着什麼樣的角色?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言談舉止,正反映了父母的性格!

可是,問題又來了,既然我們看到了父母教育方法不對,要如何改正呢?

2.尹建莉主張“放養”,李玫瑾主張“干預”

尹建莉專家認爲,家長應該對孩子“放養”,就是自然養育。

簡而言之,孩子不喜歡喫飯,就可能是家長喂多了、管多了;孩子喜歡打遊戲,就讓他打,最後他就不想打了!

在黑柳徹子的小說《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的校長小林老師就對小豆豆實施過這種方法。

小豆豆喜歡說話,入園的第一天,她就對小林校長說了四個鐘頭,直到最後無話可說,才離開辦公室……

由此可見,自然養育的方法對孩子的確有效。

但是!我們不妨再用另一個案例進行反推。

看到這張動圖,各位寶媽、奶爸會不會心有餘悸?如果這時,我們再遵從尹建莉專家的自然養育手段,恐怕“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所以,李玫瑾教授的“干預”手段,非常有用!

作爲一名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注重要從小就干預孩子的不良傾向,對於可能出現的錯誤行爲要及時干預,防止以後發展成更大的問題。

前文我們說過,尹建莉的教育方式偏向西方化,提倡愛與自由;

李玫瑾的教育方式偏向傳統育兒觀念,當然不是“棍棒文化”,而是強調教養的年齡段有明確界限。

簡而言之,李玫瑾教授就是強調要趁早跟孩子“立規矩”,要讓孩子對家長有敬畏之心。

曾經,我們看到過一則視頻,10歲左右的男孩在短短几秒鐘內連踹媽媽6腳,奶奶攔都攔不住。

這就是典型的孩子對父母沒有敬畏心的表現。試問,這時候我們繼續對孩子實施愛與自由的教育方針,不荒唐嗎?

在親子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演員蔡少芬就提過自己的育兒觀點:

我個人不贊成和孩子做朋友,你可以做她很好的聆聽者,贊同她、安撫她。因爲你必須讓孩子懂得尊卑、長幼之分,將來她纔會懂得尊重老人、尊重老師、尊重上司。

且不談家長要不要跟孩子做朋友,蔡少芬更想表達的就是培養孩子敬畏心,時刻保持謙卑之心。

3.尹建莉備受孩子喜愛,李玫瑾更受家長推崇

說起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尹建莉的育兒理念就是推崇愛與自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會更加受孩子喜歡;

而李玫瑾的育兒理念比較理性、嚴謹,並且時常給出各種各樣的育兒建議,這種建議更具備實操化,而非雞湯。

所以,家長聽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能學到更多切實可行、改變孩子行爲的方法,這也是近年來,李玫瑾教授成爲育兒大咖新領袖的原因之一。

當然,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只是偏向於解決即將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問題,至於問題的根源、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與改正,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中並沒有過多涉及,這也讓尹建莉專家抓住了李玫瑾教授的把柄。

前些天,尹建莉專家發表原創文章《李玫瑾教授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引發了廣大讀者對兩種育兒理念的討論,兜媽不妨抓住其中一點,跟大家分享下。

延遲滿足是避免貪婪,還是製造孩子的匱乏感?

在《李玫瑾教授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在聽了》這篇文章中,尹建莉專家對李玫瑾教授的延遲滿足理論提出質疑。

什麼是延遲滿足?

打個比方!

一位3歲的孩子看中一個玩具,第一次不要給他買,騙他說媽媽錢不夠,加幾次班才能把錢攢夠,這樣他就知道了媽媽工作養家辛苦。

這就是延遲滿足。

然而,尹建莉專家覺得延遲滿足就是製造孩子的匱乏感,製造心理上的叫花子。

那麼,各位寶媽、奶爸,你們覺得延遲滿足是避免貪婪,還是製造孩子的匱乏感呢?這個問題,不妨留給你們探討吧!

不過兜媽覺得,如果經濟條件就隨便滿足孩子的話,這難道不是一種溺愛的體現嗎?

育兒理論千千萬,適合孩子僅一種

雖說,我們把尹建莉專家與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念之爭稱爲“皇城PK”,但直到現在,李玫瑾教授依然沒有對尹建莉專家進行過回應,一直以來,都是尹建莉專家在對李玫瑾教授隔空喊話罷了。

說起來,這並不是尹建莉專家第一次質疑育兒界的大咖。

早在2017年,尹建莉就曾經在新浪微博上發表一條內容,手撕育兒類親子節目《超級育兒師》,矛頭直指育兒師蘭海。

蘭海是誰?現任上瀕教育董事長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三個碩士學位,曾擔任中央電視臺“超級育兒師”,著作《讓我們一起讀懂孩子》。

蘭海的教育理念跟李玫瑾教授與尹建莉專家並不同,她主張最好的成長教育,就是看護人和孩子一起成長

《魔鬼經濟學》中有句話說得好,“ 近幾十年,各式各樣的育兒專家不斷湧現,有關育兒的觀念似乎瞬息萬變,有時是不同專家之間莫衷一是,有時則是曝光率最高的幾名專家突然異口同聲地宣佈舊觀點是錯的。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答案,自然是前者。

無論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百家爭鳴”,還是近代心理學的流派之爭,都表明這種爭辯對領域本身起着促進作用。

其實,不管是李玫瑾教授的“嚴管擅誘”,還是尹建莉專家的“愛與自由”,只要它適合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位網友曾留言道:“因材施教,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我女兒就說過,我把她教育成功了不等於我的方法適合所有人。

所以,家長“喫瓜”的看點不是在於兩位育兒大咖誰對誰錯,而是通過這兩種育兒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搜尋到適合自己孩子的那條教育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