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檢察院的監督和關心,我們場被臨時租用的84.31畝農用地終於得到了復墾,現在已有不少村民在上面種上了苞谷和蔬菜,長勢喜人,不久就能有收成了。”近日,石首市檢察院辦案人員在對一起臨時用地未及時復墾的公益訴訟案件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時,石首市某種畜場副場長蔡某高興的說道。

2019年8月,石首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在履職中發現,石首長江大橋某標段項目部臨時用地使用期限到期後,未及時復墾。辦案人員立即開展現場走訪。經調查,該項目部因工程建設需要與石首市某種畜場簽訂《臨時用地協議》,約定截止2019年5月前,租用該場耕地、林地共84.31畝,用於項目部拌合站、鋼筋場、項目部駐地、江灘棧橋臨時用地,並對地面進行硬化處理。隨着長江大橋建設項目竣工,臨時用地使用期限到期,相關臨時用地卻未及時得到復墾,影響了羣衆種植農作物。

石首市檢察院隨即向石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對該項目部未及時復墾臨時用地的行爲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迅速行動,立刻督促該項目部制定《土地復墾方案》,對臨時用地開展復墾。

2019年底,復墾工作完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市某種畜場組織專家及臨時用地涉及到的29名村民進行了驗收,29名村民對復墾情況表示滿意,並簽字按上了紅手印。今年4月份,應部分羣衆的要求,相關部門又對一些復墾的農用地進行土地平整,直到讓羣衆滿意。

項目部駐地復墾前

項目部駐地復墾後

項目部拌合站復墾前

項目部拌合站復墾後

江灘棧橋復墾前

江灘棧橋復墾後

曾經的被硬化處理的臨時用地變回耕地,種上農作物。滿是紅手印的意見徵求書,是羣衆對復墾工作的認可。石首市檢察院通過開展公益訴訟,主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去年來,共辦理涉及農村安全飲水、垃圾污染和土地復墾等方面的公益訴訟案件15件,損害公益的行爲均得到了有效整改,維護了羣衆利益,爲鄉村振興貢獻了一份檢察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