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残联始终致力于培养和挖掘残疾人文化艺术,积极孵化残疾人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个体就业,通过帮助残疾人创建文化工作室、搭建残疾人手工艺品线上线下展卖平台、推荐残疾人参加非遗研习班等有力帮扶措施,力争让更多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做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陈益焕:女,63岁,肢体三级残疾

  今年63岁的陈益焕,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自小就对画画感兴趣的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去深造。在社区担任残协委员期间,一次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绘画,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退休后,她的时间变得更多了,她也开始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绘画上。

  陈益焕不仅购买了专业的教材和图册,一门心思自学画画,还在老年大学专门学习绘画。对画画,陈益焕可谓痴迷,随时随地都在练习画画,山水画和花鸟画都是她最喜欢的。从一开始的临摹到后来的原创,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她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她不仅组织成立了萦东书画院和宫前园书画院,还在周末的时候教小朋友们绘画。在残联举办的多个活动中,她的作品多次参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陈益焕说,退休之后能够从事绘画,一方面是乐趣,还有一方面能够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不仅如此,绘画还为她带来了一部分收入,能够贴补家用。她的愿望就是能够在五年之内办一次自己的个人画展。

孙红妹,女,47岁,听力三级残疾

  自幼爱好绘画的孙红妹,虽然是一名听力残疾人,但受著名画家邓开圯老师指导,成了远近闻名的“烙画达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葫芦烙画作品,一股学习烙画艺术的冲动油然而生。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让她的烙画水平直线上升,成为了“烙画达人”。最开始学着在纸上画,看着满意了之后,又在葫芦上画。画好后,就一遍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开始没有经验,有烙糊的地方,也有烙不上颜色的地方,她就慢慢摸索其中的窍门。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她的作品,她尝试在不同的物品上面做画,包括丝巾、衣服、团扇等。孙红妹回忆说,“从一个门外汉,但现在的这些小成就,我比旁人多出的,只有刻苦和坚持。虽然我身体残疾,但我并不承认自己会失败,更不会半途而废。就是卯着这样一股拼劲,我才坚持了下来。”区残联还帮助她成立了红妹工笔烙画工作室,她的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她还跟天津商业大学创业团队合作,为他们手绘作品,不仅拓展了销售渠道,还增加收入。

杨晓东,男,57岁,肢体二级残疾

  杨晓东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虽然腿脚不便,但他有一双巧手,是大王庄远近有名的残疾人裁缝。他自己开了一家裁缝铺,一个不足五平方米的地方,却让邻里之间其乐融融。

  为了养活自己,19岁的杨晓东便决定要学习一门技艺,从小就喜欢缝缝补补的他,最终选择学习裁缝这门手艺。从一开始摆地摊到后来有自己的裁缝铺,没想到一干就是将近40年。因为这门手艺,杨晓东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巧手,大家都喜欢找他做衣服。凭着娴熟的裁缝技术,他多次参加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和残联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奖。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杨晓东接触了汉服制作,心灵手巧的他不仅从古书中学习汉服的款式制作,还从网上学习钻研,自己设计了更时髦、有现代元素的汉服。在他看来,应该实现汉服日常化,将穿汉服变成大众追随的流行美。他制作的汉服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经常会有人找他订做汉服,不仅弘扬传统文化,还为他带来了一部分收入。

马永庆,男,57岁,肢体四级残疾

  马永庆2011年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左侧肢体行动受限。生病后他没有自暴自弃,酷爱葫芦的他潜心研究雕刻和葫芦烙画工艺,并获得了不少奖项。在区残联的帮助下,他也从一个无业人员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马永庆家里陈列着几百种造型各异的雕刻葫芦。每一个葫芦都有不同的造型,每个葫芦都是纯手工雕刻,每一个葫芦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可谓是真正的独一无二。在得知马永庆的情况后,区残联积极为他联系参加相关交流学习活动,帮助他在QQ群、微信朋友圈宣传自己的作品。还帮助马永庆成立了“马永庆葫芦雕刻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帮他打开销路。现在区残联正在积极帮他联系企业注册事宜,为申请残疾人创业补贴创造条件。如今,马永庆的手工葫芦每个月能卖出10多个,月收入也到了2000多元。马永庆还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想组织更多喜爱葫芦艺术的残疾人加入到他的工作室来,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技能,自力更生,这也是他长久以来的愿望。

*文章信息来源天津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