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6月3日收盤,在大漲近5%後,手握蘋果和華爲兩大客戶的立訊精密,總市值超過2700億元,超越牧原股份和海康威視,成爲中小板市值新冠軍。一漲兩跌後,立訊精密總市值一舉超越牧原股份和海康威視,排名深交所中小板榜首。

中小板市值新冠軍誕生!

截至6月3日收盤,在大漲近5%後,手握蘋果和華爲兩大客戶的立訊精密,總市值超過2700億元,超越牧原股份和海康威視,成爲中小板市值新冠軍。

有券商分析稱,蘋果AirPods放量讓立訊精密上半年業績可期。而且,立訊精密有望今年切入Apple Watch整機組裝。

總市值超2700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收盤,立訊精密大漲4.93%,全天成交109.11萬手,換手率爲2.03%,成交額達55.07億元,總市值達2723.51億元。

截至3日收盤,牧原股份跌1.12%,總市值2651.92億元;海康威視跌0.21%,總市值2668.94億元。

一漲兩跌後,立訊精密總市值一舉超越牧原股份和海康威視,排名深交所中小板榜首。

立訊精密成立於2004年,於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曾是富士康“打工妹”,自1988年起在富士康線裝事業部工作近10年,1997年離開富士康自主創業。1999年王來春與哥哥王來勝共同購買立訊有限公司股權;2004年通過立訊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立訊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

立訊精密是做連接器起家的。根據申萬宏源研報,立訊精密已成爲中國大陸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八的連接器生產商。

從客戶來看,立訊精密手握蘋果和華爲等重要客戶。立訊精密還獲得過華爲“2018全球核心供應商金獎”。

2017年12月,蘋果CEO庫克到訪立訊精密崑山廠區,參觀廠區的AirPods生產線。彼時,王來春表示:“一開始我們是看到了內部連接線這個產品供應線有機會。我們有所準備,帶着我們的方案從被觀察的供應商開始,最後變成了蘋果的主力供應商。”

未來業績可期

作爲A股消費電子領域的龍頭股票,立訊精密也是券商分析師眼裏的香餑餑。據慧博投研資訊顯示,今年以來,各大券商已發佈71份關於立訊精密的研報。

立訊精密的業績也十分靚麗。2019年,立訊精密實現銷售收入625.16億元,同比增長74.38%;實現歸母淨利潤47.14億元,同比增長73.13%。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13億元,同比增長83.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9.82億元,同比增長59.40%;立訊精密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爲21.02億元至24.02億元,同比增長40%至60%。

光大證券預計,立訊精密第二季度淨利潤爲11.2億元至14.2億元,同比增長26.5%至60.4%,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估公司第二季度高增長仍然主要由於蘋果AirPods的持續放量。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立訊精密爲最大AirPods組裝廠商,爲AirPods出貨增長的直接受益者。受益於AirPods 2需求恢復與AirPods Pro強勁需求,立訊精密的AirPods業務增長可望擊敗市場預期。預計立訊精密將在2020年二、三季度開始自越南出貨AirPods,並有望藉由分散出貨風險而與蘋果有更緊密合作關係。

“除了AirPods,預計公司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切入Apple Watch的整機組裝,複製公司在AirPods上的成功之路。”6月2日,光大證券分析師劉凱在研報中表示,Apple Watch儘管出貨量不及AirPods,但單機價值量約爲AirPods的2-3倍,整體市場規模與AirPods旗鼓相當。同時公司能供應無線充電、錶帶、錶冠、SiP封裝等模組,整體利潤率水平將比AirPods更勝一籌。

一位買方高級研究員稱,立訊精密作爲全球消費電子的第一梯隊公司,佈局橫跨連接件、TWS耳機、無線充電、天線、通信、汽車等領域。疫情讓消費電子的需求延後,但需求並未消失,隨着海外疫情的好轉,下半年5G換機需求起來,市場更加青睞立訊精密作爲龍頭未來的確定性成長。

光大證券提示,需注意客戶產品需求低於預期、競爭加劇、新產品導入不及預期等三大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