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力諾實控人涉嫌同業競爭 核心技術專利或具可替代性)

《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太簇/研究員 映蔚 洪力/編審

2018年,國內外閥門市場需求普遍下降,產量僅爲486.34萬噸。而2019年,閥門市場行情有所恢復,行業呈現穩中求進、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產量實現了652.22萬噸,同比增長34.11%。在此背景下,以工業控制閥爲主要產品的浙江力諾流體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力諾”),其業績表現卻與行業“背道而馳”,2019年其營收淨利雙雙遭遇“滑鐵盧”,陷入負增長。

而在業績表現“不給力”的背後,未計提存貨跌價、或少披露社保繳納人數等,浙江力諾涉嫌美化報表的問題“層出不窮”。不僅如此,浙江力諾疑誇大募投項目的投資金額逾五百萬元,涉嫌“圈錢”。除此之外,浙江力諾與實控人親屬公司或存產品重疊,涉嫌同業競爭,而其兩項核心技術專利或具可替代性,浙江力諾產品競爭力又如何?

一、營收淨利雙雙負增長,疑誇大募投項目投資金額涉嫌“圈錢”

近幾年,浙江力諾的淨利潤增速如“過山車”。

據招股書及年報,2013-2019年和2020年1-3月,浙江力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34億元、2.25億元、2.28億元、2.24億元、3.01億元、4.56億元、4.52億元、0.51億元,2014-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3.97%、1.33%、-1.8%、34.57%、51.22%、-0.76%。

2013-2019年和2020年1-3月,浙江力諾的淨利潤分別爲3,265.7萬元、2,693.76萬元、1,428.84萬元、1,717.15萬元、3,154.27萬元、7,202.4萬元、6,777.67萬元、544.56萬元,2014-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7.51%、-46.96%、20.18%、83.69%、128.34%、-5.9%。

2019年,浙江力諾營收、淨利雙雙負增長,不僅如此,浙江力諾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或美化報表。

據招股書及年報,2014-2019年,浙江力諾的存貨分別爲5,623.37萬元、6,554.15萬元、6,730.49萬元、8,986.15萬元、9,958.55萬元、8,490.89萬元。

而2014-2019年,浙江力諾並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此,浙江力諾稱,由於其採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根據客戶的訂貨合同組織生產,存貨跌價風險較小。報告期各期末,其存貨不存在可變現淨值低於賬面價值的情況,因此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而對比浙江力諾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神通”)、蘇州紐威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紐威股份”)、無錫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能自控”),也是採取以銷定產模式進行生產經營,卻均有對存貨進行計提跌價準備。

而浙江力諾涉嫌美化報表的現象或不止於此。

據招股書,2016-2018年,浙江力諾的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爲444人、479人、545人。報告期內,浙江力諾僅有一家全資子公司瑞恪流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恪流體”),且設立後尚未開展經營業務,並已在2019年6月註銷。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8年,浙江力諾母公司的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爲495人、488人、570人;同期,瑞恪流體的社保繳納人數均爲0人。

即2016-2018年,“官宣”社保繳納人數比與招股書披露的社保人數分別多出51人、9人、25人。

招股書披露的社保繳納人數低於“官宣”,浙江力諾的信息披露真實性要打上“一個問號”,其中浙江力諾是否涉嫌“減少”人力成本來美化報表?不得而知。

而浙江力諾發生數據“打架”的問題還不僅此一處,其募投項目投資金額比官方文件所披數據還多,涉嫌“圈錢”。

據招股書,浙江力諾募投項目的投資金額爲34,924.47萬元,其中“年產2.5萬套高性能控制閥生產線建設項目”的投資金額爲23,488.48萬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投資金額爲5,435.99萬元,“補充流動資金”的投資金額爲6,000萬元。

其中,“年產2.5萬套高性能控制閥生產線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資金額合計爲28,924.47萬元,前述兩個項目的環評文件爲瑞環建【2018】191號。

而據瑞環建【2018】191號文件,浙江力諾“年產2.5萬套高性能控制閥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總投資金額爲28,394萬元。即招股書披露的投資金額比環評文件披露的多出530.47萬元。

對此,浙江力諾在招股書中並未提及募投項目投資增加的相關信息,其中是否存在“圈錢”的嫌疑?與此同時,浙江力諾的實控人亦不能讓人省心,其或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

、實控人親屬公司產品與浙江力諾“重疊”,涉嫌同業競爭

衆所周知,同業競爭或影響公司實控人對公司的決策,而浙江力諾實控人親屬控制的公司銷售的產品與浙江力諾產品或“大同小異”,或存同業競爭之嫌。

據招股書,浙江力諾主營工業控制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控制閥是其主要產品。而工業控制閥的領域應用包括石油、化工、造紙、環保等行業。據浙江力諾官網,其產品包括“O型球閥系列、V型半球閥系列、閘閥系列、蝶閥系列”等。

而吳平是浙江力諾的實際控制人之一,其弟弟吳雷對上海納閥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納閥”)持股99%。

據上海納閥官網,上海納閥是一家專注於自動化產品銷售和服務的公司,多年以來專注服務於製漿造紙行業,以及環衛裝備製造業,其產品包括“蝶閥、V型球閥、O型球閥、刀閘閥”等。

也就是說,上海納閥存在與浙江力諾銷售同類型產品的情形,並且雙方產品的應用領域均包括造紙行業和環保行業,雙方的產品重疊,實控人吳平的關聯企業上海納閥涉嫌同業競爭。

而據浙江力諾披露的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德恆律所”)出具的補充法律意見(二),經德恆律所覈查,上海納閥主要從事進口定位器的經銷,與浙江力諾主營業務不同。吳平未參與上海納閥的投資,也未參與上海納閥的經營與管理,與上海納閥無資金往來,相互獨立,上海納閥與浙江力諾之間不存在同業競爭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納閥在官網中表示,其爲Flowserve閥門及定位器的合作分銷商。而據招股書,Flowserve是浙江力諾行業內主要企業之一,同時是國外主要控制閥企業之一。並且,上海納閥在官網披露的產品包括Flowserve的閥門產品,或與上述法律意見所稱的“從事進口定位器的經銷”相悖。

而作爲浙江力諾本次上市的律師事務所,德恆律所曾兩度因未勤勉盡責而“喫”自律監管函,或成爲浙江力諾的“絆腳石”。

據股轉系統發〔2017〕375號文件,2017年6月27日,德恆律所在擔任中紅普林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紅醫療”)推薦掛牌律師事務所時,因未覈查到中紅醫療的關聯方,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被全國股轉公司採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據股轉系統發〔2017〕87號文件,2017年3月2日,德恆律所擔任推薦申請掛牌公司河南澤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掛牌的律師事務所時,因未勤勉盡責,被全國股轉公司採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不僅公司實控人涉嫌同業競爭、合作的律所並不是“省油的燈”,浙江力諾的管理層學歷偏低的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光柱。

三、董監高大專及以下學歷逾七成,研發投入佔比呈下滑趨勢

據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即2020年5月26日,浙江力諾共有5名董事、3名監事、4名高管。

在5名董事中,除2名獨立董事外,陳曉宇擔任董事長,爲大專學歷;任翔擔任副董事長,爲大專學歷;餘建平擔任董事,爲大專學歷。

在3名監事中,胡明剛擔任監事會主席,爲高中學歷;方東箭擔任職工代表監事,爲中專學歷;陳雷擔任職工代表監事,爲大專學歷。

在4名高管中,除陳曉宇兼任總經理、餘建平兼任副總經理之外,馮輝彬擔任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爲本科學歷;李雪梅擔任財務總監,爲本科學歷。

即除獨立董事外董監高共計8人,其中學歷爲本科及以上的共2人,佔比25%,學歷爲大專及以下的共6人,佔比75%。

需要指出的是,據浙江力諾2019年半年度報告,截至2019年6月底,浙江力諾共有員工608人,其中學歷爲專科及專科以下的員工554人,佔比91.12%;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54人,佔比8.88%。

這意味着,浙江力諾逾九成員工學歷在專科及專科以下,其員工學歷總體偏低。

與此同時,近年來,浙江力諾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也呈下降趨勢。

據招股書及年報,2014-2019年,浙江力諾的研發投入分別爲876.64萬元、949.03萬元、904.66萬元、1,077.66萬元、1,545.21萬元、1,560.05萬元。同期,浙江力諾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89%、4.16%、4.04%、3.57%、3.39%、3.45%。

而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力諾的擁有的專利數量低於同行業公司。

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底,浙江力諾共有專利52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而據浙江力諾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江蘇神通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底,江蘇神通共擁有專利276項,其中發明專利50項。據智能自控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底,智能自控共擁有專利169項,其中發明專利52項。

而紐威股份在2019年年報中未披露其持有的專利數量。即浙江力諾持有的專利數量均少於上述兩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而關於浙江力諾專利的疑雲遠未散去。

四、核心技術專利或存可替代性,產品競爭力顯“短板”

事實上,不僅專利數量在行業中不佔優勢,浙江力諾的核心技術專利或存在可替代性的風險。

據招股書,“迷宮降噪技術”系浙江力諾的核心技術之一,採用金屬的、多層疊加而成的迷宮式流體通道模塊,將該模塊集成在閥芯的通道中,介質流經該迷宮流道時,流體壓力按設計控制值減弱,流速變緩,衝擊大幅減小,從而起到降噪和防止氣蝕產生作用。

該核心技術對應的專利是“防氣蝕降噪式V型球閥”,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爲ZL201120101001.7。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該實用新型專利爲了克服控制閥門應用中存在的噪聲超標、水及其他液體在高壓差的環境下產生氣蝕而損害管道系統並影響球閥的使用壽命和精度等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有效防氣蝕、降噪聲的V型球閥。

採用該實用新型專利的新型結構後,當流體進入該球閥時,流經閥芯、降噪板並通過降噪板上的通孔將流體迅速節流擴散和膨脹,從而分解了流體壓力,降低了流體介質流速,有效降低了噪聲和氣蝕的產生,提高了球閥精度和使用壽命。

而浙江力諾在招股書中稱,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智能自控主營控制閥產品,與其業務最接近,可比性最強。

據智能自控招股書,“球閥、蝶閥高壓降流速控制技術”系智能自控的核心技術之一,該技術採用蜂窩式或孔板式流速控制元件控制閥內件壓降,降低流速,減小噪音與振動。即該技術或與浙江力諾核心技術“迷宮降噪技術”的技術原理類似。

同時,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智能自控擁有一項名爲“迷宮式多級降壓防氣蝕調節球閥”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爲2015200944997。

該實用新型專利針對流體的氣蝕現象所帶來的加快材料腐蝕、產生噪音、造成劇烈震動等危害,提供一種迷宮式多級降壓防氣蝕調節球閥,其適用於高壓差、易氣蝕的苛刻工況,能夠從根本上避免氣泡產生,保證設備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此外,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智能自控的另一實用新型專利“蝶閥噪音衰減裝置”,專利號爲2012206111269。

該專利針對氣蝕現象造成的噪音大、對閥零部件具有破壞性等問題,公開了一種蝶閥噪音衰減裝置,通過對高速可壓縮流體的流速控制,能減少閥門產生的噪音,滿足閥門使用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擁有與浙江力諾“防氣蝕降噪式V型球閥”專利類似的公司不止一家。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長征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共同擁有名爲“一種防氣蝕的球閥”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爲2016208903472。該專利公開了一種管道控制閥門,特別是一種防氣蝕的球閥,能有效抑制氣蝕的產生;同時可以消除噪聲與振動,降低了閥門的能量消耗,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而且結構簡單,便於加工,利於裝配,具有節能高效的特點。

無獨有偶,據招股書,浙江力諾的另一核心技術“磁力驅動閥軸技術”,採用創新研發的外置磁塊,驅動內置的閥軸,閥軸上集合與外置磁塊作用的感應模塊,因閥杆內置,沒有外泄通道,完全杜絕了外泄漏。

該核心技術相對應的專利包括“防逸散磁動管線固定球閥”,專利號爲ZL201520466706.7。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該實用新型專利針對目前傳動閥門本身結構存在的缺陷,容易造成閥門的密封泄漏等問題,通過設置隔離密封罩和磁傳動能夠確保管線固定球閥不會因爲閥門的閥杆密封處的泄漏而造成管線固定球閥泄漏,閥杆通過磁傳動進行轉動。

而另一公司黃石興閥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實用新型專利“磁動力開關閥”,專利號爲2013204908647,與上述“防逸散磁動管線固定球閥”的技術原理存在“異曲同工”之處。

國家知識產權局顯示,“磁動力開關閥”專利針對現有管道中採用球閥控制,操縱力度大,使用壽命短,容易發生介質泄漏,帶來安全隱患等問題,提供一種無泄漏的磁動力開關閥。其採用磁動力技術,開啓組件全封密、無接觸、無摩擦、無潤滑,密封極爲可靠,避免了介質外漏的可能性,使用壽命長,安裝簡便,免維護,可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中的供水、供氣管路中。

上述種種現象表明,浙江力諾的核心技術專利或存在可替代性,其產品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以上林林總總的問題,或成爲浙江力諾衝擊上市的“攔路虎”,未來其能否“乘風破浪”?尚待浙江力諾解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