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細分四個類別來對比三款平臺的差異,可以看到在CPU、GPU、內存三方面麒麟820都穩居第一,UX部分稍顯拉跨,比驍龍765G和Exynos980稍差一些,如果之後測試的固件版本有相應優化,總成績應該還會有一定提升。在安兔兔V8測試的CPU部分中,Exynos980的成績正好介於麒麟820與驍龍765G之間,甚至與二者的距離都基本相等,看來安兔兔V8中CPU單核性能所佔的權重還是較高的。

就手機行業而言,5G真正推廣開來的重要標誌就是市場上開始出現更多的中端5G機型,只有當5G不再是旗艦專屬之後,更多的用戶才能真正嚐鮮體驗上5G,而更大的用戶羣體又會加速5G佈局及相關應用場景的出現。

如今市面上已有不少價格友好的5G手機亮相了,在平臺方面,也是比以往更加熱鬧,麒麟820、驍龍765G、Exynos980等中端5GSoC都參與其中,5G方面,三者都支持NSA/SA雙模5G網絡,那麼在性能方面,三家不同平臺又是誰更強一些呢?

首先簡單看下三個平臺的規格,製程方面只有Exynos980爲8nm工藝,但它也是唯一大核上了Cortex-A77的平臺,雖然兩個大核的主頻只有2.2GHz。NPU方面麒麟820爲自研達芬奇架構,Exynos980也爲獨立NPU設計,只有驍龍765G堅持CPU、GPU、DSP共同組成的異構多核AIEngine。

先是CPU部分,選用Geekbench5進行測試,單核成績中,擁有A77大核的Exynos980以681的成績領先,其後依次是麒麟820與驍龍765G。而在多核成績中,麒麟820以2405的大比分領先,驍龍765G也實現了對Exynos980的小幅反超。

GPU我們選用3DMark和GFXBench兩款軟件進行測試,首先是3DMarkSlingShotExtrme測試,OpenGLES3.1和Vulkan版本中三款芯片的排序其實並沒有差別,麒麟820大幅領先其餘二者,而驍龍765G相對Exynos980也有着較爲明顯的優勢。

GFXBench的測試會比較多一些,我們只選取了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賽車、曼哈頓和霸王龍等幾個項目,因爲重點對比平臺性能,所以統一展示離屏成績。

實際上GFXBench成績的趨勢與3DMark是基本相同的,麒麟820的圖形能力相比另外兩個平臺要明顯強出一截,在所有測試項目中都位居第一,驍龍765G的Adreno620則排在第二,Exynos980的Mali-G76MP5在對比之下稍遜一籌。

相對綜合性更全面一些的安兔兔也是重要參考依據,直接看總分的話麒麟820、驍龍765G、Exynos980安兔兔V8版得分情況分別爲375583、330947、334627,驍龍765G與Exynos980相差無幾,麒麟820則把它們甩開了一定距離。

細分四個類別來對比三款平臺的差異,可以看到在CPU、GPU、內存三方面麒麟820都穩居第一,UX部分稍顯拉跨,比驍龍765G和Exynos980稍差一些,如果之後測試的固件版本有相應優化,總成績應該還會有一定提升。

在安兔兔V8測試的CPU部分中,Exynos980的成績正好介於麒麟820與驍龍765G之間,甚至與二者的距離都基本相等,看來安兔兔V8中CPU單核性能所佔的權重還是較高的。

至於AI部分,測試軟件選擇AIBenchmark,在更新了4.0版本之後其對高通驍龍和三星Exynos的調用終於是正常了,跑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但麒麟820的AI性能依舊更強勁。

總的來看,在這三款主流中端5G平臺中,麒麟820的確是更強一些,在絕大部分的測試中搭載麒麟820的榮耀X10都獲得了全面的勝利,尤其是考慮到其1889元的起售價,比同價位甚至價格高出不少的對比機型表現都要更好,當前如果想要購買中端5G新品的同學,確實可以多加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