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後,長沙市語文融合團隊核心專家肖楊老師總結說:“各有千秋的技術運用課堂,卻萬變不離其宗:最終要爲學生的發展服務。長沙市物理融合團隊專家胡成也認爲:“激活創新思維還在於老師們更加智慧地運用技術、獲得學科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當語文老師用上信息技術手段,語文課會有哪些奇妙的事情發生呢?

6月3日,跨學科視野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 系列課例研修活動在長郡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沙市信息技術與(語文、化學)教育教學融合團隊、長沙市蔣雁鳴語文名師工作室、長郡中學語文教研組共同策劃。

活動中,長郡中學的肖楊、林穎慧、黃雲波三位老師展示了四堂別緻的的語文課。其中,“道本一體、術有萬千”,肖楊老師講愛國詩篇,創意十足;林穎慧老師講辛棄疾,高效實在;黃雲波老師說紅樓丫鬟,新穎別緻。在四堂課中,老師們運用靈活變化的技術手段來達到課堂最優化,收穫了一幕又一幕的精彩。

長沙市蔣雁鳴語文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蔣雁鳴評價這次活動說:“不僅凸顯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素養,更實現了課堂生成的多樣化,真正讓學生全員參與。”

近年來,長沙不少教育人致力於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已有名師在各自學科做出一些很好的示範與引領。長沙市化學融合團隊核心專家喻建軍就在微講座中表示:“跨學科交流研究,有助於取長補短,獲得更多的技術運用靈感,對技術我們要有更多的創造性運用。”

長沙市物理融合團隊專家胡成也認爲:“激活創新思維還在於老師們更加智慧地運用技術、獲得學科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最後,長沙市語文融合團隊核心專家肖楊老師總結說:“各有千秋的技術運用課堂,卻萬變不離其宗:最終要爲學生的發展服務。”據瞭解,此次研修活動之外,肖楊老師主持的《課程轉型時期中學語文活動課程序列化的探索與實踐》的省級課題也在研究進行之中。

長郡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王衡保老師對這次學科間的跨界交流給與了充分肯定。聽課老師都表示活動給了語文教學更加開闊的學科視野和技術運用啓示。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通訊員 喻建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