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家长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老师沟通,说清孩子想要换座位的原因,只要理由很充分,且不违反大原则,老师一般都会同意的。一当老师的朋友说:“上午排完座位,中午就有家长来电话,不是说‘我家孩子视力不好,要坐前排’就是‘我孩子容易分神,不能坐靠窗的位置’总之,就是各种理由要求要换座位。

孩子一开学,家长第一关心的是自家孩子坐在什么位置。一当老师的朋友说:“上午排完座位,中午就有家长来电话,不是说‘我家孩子视力不好,要坐前排’就是‘我孩子容易分神,不能坐靠窗的位置’总之,就是各种理由要求要换座位。”

我好奇地问:“老师排座位一般按照什么来排?学习成绩还是高矮个?”老师的原则大致是这样的:

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先按照高矮个来排,然后会适当调整,调整的依据会采取这几种办法:

一、不大听话、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前坐,老师眼皮底下不容易搞小动作;

二、上课听话的孩子稍微往后坐一些,这并不影响孩子的上课效率,因为现在老师上课都有麦,后排孩子肯定也听得清,况且老师讲课很少一节课45分钟都在讲台上,肯定会适当地走到班级中间讲课,保证互动;


三、好差搭配,好学生和后进生搭配着坐,这样好的可以带一带差的,一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可以让后进生学习消防;

四、每周轮流换座位,小学一般按组别换,高年级按成绩排位自主选择座位和同桌。

如果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抓住好学生,让后进生自生自灭”的教学理念,老师就会按照孩子的成绩高低来排座位,成绩好的学生坐在中间、靠前边,成绩不好的学生坐在两边,靠后边,而且常常一坐就是一学期。


老师常说,“坐在哪里和孩子的成绩无关。”但真的没关系吗?不一定。

当家长觉得孩子的作为不合适时,应该怎么办?有的家长持着老观念,觉得自家没有后台,老师就挑软柿子捏,或者觉得自己没有送礼给老师,老师故意发难。这些都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先问孩子,觉得这个座位怎么样。孩子在班级的座位是否合适,是否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最有发言权的是当事人。如果孩子并不觉得有何不妥,甚至觉得坐在后排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听讲,家长没必要一味地要求换座位。


第二、如果孩子觉得这个座位不好,家长就应该主动和孩子沟通,问一问老师安排座位的依据是什么,孩子觉得座位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有些孩子仅仅因为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开就觉得这个座位不好,有些孩子因为前后桌是自己讨厌的同学所以觉得位置不好等等,这些都与孩子的成绩没有直接联系。当问明情况后,家长觉得自己应该出面和老师调节再出面也不迟。

第三、家长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老师沟通,说清孩子想要换座位的原因,只要理由很充分,且不违反大原则,老师一般都会同意的。

因此,家长在孩子座位这件事上不需要过分较劲,一般来说,老师在排座位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考量,但总体来说是公平的,不然,孩子们自己也不乐意啊。家长与其焦虑孩子的座位,倒不如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态度上多关心关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