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改造後,通過閘機檢票系統上傳的遊客入園數據,旅遊管理部門就能精確掌握某個景區在不同時段的遊客數量,限流措施就可由“每日”精確到“每小時”,遊客入園可以實現分時預約。此前,臨安還先後打造了“碼上游臨安”線上預訂支付平臺、景區停車場ETC不停車收費系統、臨安景區VR(720度)全景展示、臨安全域旅遊語音導遊導覽等一系列信息化平臺,遊客可在線預訂(支付)景區門票、在線預訂(支付)客房,並在賓館飯店普及推廣自助入住(退房)機,實現了“30秒入住”“20秒入園”“4秒繳費”。

近日,臨安着手對境內收費景區的閘機系統和前臺票務系統實施信息化改造。改造的目的是爲了更精準掌握景區遊客量的實時數據,爲精準調節客流量、得當應對突發事件提供精準數據。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旅遊景區都採取了預約和客流限制措施。但多數景區的限流措施都是以日爲基本單位,至於遊客在一天中各時段的起伏變化,後臺管理部門很難做作出精準的掌控和施策,這使得一些熱門景區客流“喫不飽”,遊客“入園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不能實現最佳化。

對於臨安來說,景區信息化改造,還有着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臨安地處山區,境內有兩個省級暴雨中心,每年汛期,局地強降雨高發。一些景區一旦汛情喫緊,管理部門往往很難精確掌握景區內的遊客數量,給決策帶來困難。

信息化改造後,通過閘機檢票系統上傳的遊客入園數據,旅遊管理部門就能精確掌握某個景區在不同時段的遊客數量,限流措施就可由“每日”精確到“每小時”,遊客入園可以實現分時預約。在不影響遊客體驗感的同時,也可以實現景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臨安區文化旅遊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臨安境內共有18個收費景區,目前已有6個完成信息化改造,9個將在年內完成,剩餘3個暫停營業景區,將在恢復營業之後實施改造。接下來,臨安還將着手對境內的開放式公園、村落景區等遊覽點,進行信息化改造,通過紅外人臉識別、車牌識別、安裝監控等技術,精準監測客流量,提升遊客體驗感和監管服務水平。

景區信息化改造,只是近年來臨安旅遊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設施”之一。此前,臨安還先後打造了“碼上游臨安”線上預訂支付平臺、景區停車場ETC不停車收費系統、臨安景區VR(720度)全景展示、臨安全域旅遊語音導遊導覽等一系列信息化平臺,遊客可在線預訂(支付)景區門票、在線預訂(支付)客房,並在賓館飯店普及推廣自助入住(退房)機,實現了“30秒入住”“20秒入園”“4秒繳費”。通過在線預訂,遊客還享受到“行前”“行中”“行後”服務,對提高旅遊體驗感、獲得感,助力疫情防控,都是一舉多得的事。

(原標題《“分時預約”將成臨安旅遊景區標配》,記者 管光前 通訊員 王軼軍。編輯:王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