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以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为例,这款侦察机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27430米,几乎没有任何战机能够达到这个飞行高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苏都缺乏拦截U-2的手段。随着萨姆-2防空导弹的问世,U-2被击落的战例多了起来,防空导弹初露峥嵘,对侦察机和轰炸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然而,尽管防空导弹能很好地拦截轰炸机和侦察机,但在面对飞行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时,冷战时期的防空导弹就很难保证拦截的成功率了。特别是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而言,如何拦截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弹道导弹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的中国同时与美苏交恶,这两个国家都对中国发出过核威胁,在缺乏常规防空手段的背景下,中国启动了一款核大炮的研制,计划使用核弹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这款核大炮能将核弹送到8万米高空,无论是冷战时期的U-2,还是如今的B-2轰炸机,一旦身处核大炮的打击范围,便难以逃脱。
这款核大炮的具体名称为“先锋”号,“先锋”号炮长26米,重155吨,口径高达420毫米,弹丸重160千克,弹丸初速为900米每秒,可以说,这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超级巨炮。研制之初,科研人员准备为其配备的弹丸是无控火箭弹,但对需要不断修正截击弹道的超级巨炮而言,无控火箭弹的拦截精度并不好,难以拦截高速袭来的敌方弹道导弹,基于此,科研人员将无控火箭弹换成了拦截精度更高的导弹。
在确认使用“先锋”号发射导弹后,新的问题产生了。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导弹的尺寸问题,虽然当时的中国造出了多个型号的导弹,但这些导弹还没有细到足以塞进“先锋”号;第二,过载问题,按“先锋”号的参数计算,导弹发射瞬间,需要承受上千个G的过载,对导弹内部的零部件而言,这样的工作环境可谓是十分恶劣,为了保证导弹发射后能正常执行拦截任务,科研人员就必须在弹体结构、发动机、电子设备乃至陀螺仪等方面下苦工,以提升导弹的可靠性,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样的要求实在是过于苛刻。原先为无控火箭弹设计的零部件完全不适用于导弹,为此,科研人员从陀螺仪开始,对加速度表、伺服系统、放大器、变流机、天线、调速管、弹上遥测系统进行了大量改进与测试。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先锋”号进行了一系列试射,虽然在射程上满足要求,但“先锋”号的射击精度没有达到预期。此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趋于缓和,中国面临的核战压力小了许多。与此同时,“先锋”号的设计理念也开始大幅落后于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在中国研制“先锋”号期间,美苏研制出了突防能力更加强大的弹道导弹和轰炸机,这使得继续研制“先锋”号的意义越来越小,最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先锋”号的研制工作被彻底终止。不过,尽管“先锋”号已经成为历史,但在研制这一武器的过程中,中国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如为适应大过载而研发的新型陀螺仪,早已被应用于其他国产导弹,提升了中国导弹的性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