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整條路都被積水覆蓋,因此無法步行進入,此時記者遇到了黃女士正騎電動車帶着孩子從外歸來,電動車駛過水麪時濺起的水花,有半個車輪高,黃女士小心翼翼地騎車,防止水濺到自己和孩子。記者隨後聯繫到了即墨區通濟街道辦事處新興二區居委會,據工作人員介紹,棉麻公司宿舍遺留的兩排平房是40多年的老舊小區,四周因後來建造了樓房,兩排平房的地勢比周圍要矮30釐米左右,當時那個年代建築水平比較落後,每戶的排污、排水管道是共用一根管道,還是很細的陶瓷管道,排水慢易堵塞,因此每逢下雨天,路面就會積水,還會返上污水,目前只能請下水道疏通公司隔一段時間疏通一次排水管道。

半島記者 王磊 華敬方

“昨晚一場大雨,我家門口成了‘小水庫’,無法出入,三條衚衕都這樣,早上的時候水都到膝蓋了。”6月2日,家住即墨區盛興路棉麻公司宿舍的黃女士,向半島都市報《墨城新聞》打來熱線。她反映,自己住的衚衕,由於排水管道被堵,一到下雨天,兩條衚衕就嚴重積水,居民無法正常出行,而且排污管道會往地面返污水,味道很大。

路面被水覆蓋沒有落腳點。

6月2日中午,記者來到黃女士所說的棉麻公司宿舍,在現場記者看到,該區域有兩排平房,共有18戶左右,只有一個通往外部的出入口,出入口處此時仍有深約6釐米的積水。由於整條路都被積水覆蓋,因此無法步行進入,此時記者遇到了黃女士正騎電動車帶着孩子從外歸來,電動車駛過水麪時濺起的水花,有半個車輪高,黃女士小心翼翼地騎車,防止水濺到自己和孩子。“在這裏騎車是個技術活,從出家門再到這個出入口,兩個直角彎,坑窪的地面導致的顛簸,都不能有失誤,雙腳不能碰地,不然鞋就溼透了。”面對自家的這種情況,黃女士非常無奈的說道。

積水導致居民外出和回家不便。

記者跟隨黃女士乘電動車進入衚衕當中,一路上沒有發現一個“落腳點”,一直到黃女士家門口,纔有幾塊磚頭可以落腳。記者看到,該區域當中兩排平房,三條路,全部都是積水,最淺的位置也有3釐米深,最深約有7釐米。“經過一上午,水位有所下降,今天早上剛下完雨的時候,水最深的地方能到膝蓋。”在黃女士家門口有一處小倉庫,存放着一些工具、舊物,因爲積水,都已經泡水。

林女士正在換雨鞋準備回家。

“我們家這個情況,是20多年的老問題了,每次下雨都會這樣,我們家屋後窗處有一個污水井蓋,積水的時候,往外冒出很多臭水,臭氣熏天,我們沒辦法只能把後窗加上密封窗,阻斷一下臭味。”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

衚衕中全都是積水,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

記者與黃女士和李先生交談的時候,同樣住在這裏的林女士,剛剛外出歸來,手裏拎了不少東西。其中還有一個小紅紙袋,袋子中放着一雙雨鞋。林女士告訴記者,她沒有交通工具,不能直接騎車過去,於是買了一雙雨鞋,到了出入口這裏換上雨鞋,這樣進出就不會被水溼鞋。

三人告訴記者,之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會來清理一下路面積水,疏通一下排污管道。但是居民一致認爲造成積水的原因,是排水管道太細,導致堵塞,這種處理方式治標不治本,所以應該重新鋪設排水管道,從源頭治理。

電動車駛過時濺起半個車輪高的水花。

記者隨後聯繫到了即墨區通濟街道辦事處新興二區居委會,據工作人員介紹,棉麻公司宿舍遺留的兩排平房是40多年的老舊小區,四周因後來建造了樓房,兩排平房的地勢比周圍要矮30釐米左右,當時那個年代建築水平比較落後,每戶的排污、排水管道是共用一根管道,還是很細的陶瓷管道,排水慢易堵塞,因此每逢下雨天,路面就會積水,還會返上污水,目前只能請下水道疏通公司隔一段時間疏通一次排水管道。

記者詢問是否可以在路面修建明渠排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該區域地勢低,無法通過修明渠排水的方式解決該問題。

因雨季即將到來,居民提出是否可以爲此做一些應急預案,例如準備抽水泵,及時將積水排出。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採納該建議,過後向街道提出申請,爲該區域購買一臺抽水設備,再遇到雨天積水,將及時抽水,方便居民出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