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高度發達,科技日益進步,爲什麼要復返傳統,去了解道士的修行是什麼呢?因爲新時代也要不忘傳統,正是這些有道之士,支撐起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時至今日,這些文化精髓依然爲我們所利用,比如太極陰陽,易醫武道。道士這個概念隨着社會的進步,有不同的理解,基本上它是由巫師、方士、道士這三個稱謂發展而來。但是無論是哪個時期,道士都有“有道之士”的意思。道教與原始巫覡之風、神仙方術、道家哲學有密切關係。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們都將自己所講的思想學說稱之爲“道”,如關於治理天下的叫“治國之道”,關於個人道德修養的叫“修身之道”。如果用這些學說主張去教育別人,便叫做“道教”,如《墨子》一書中就有“先王之道教”、“儒者以爲道教”的說法。但是,這裏的“道教”與後來的作爲宗教名稱的“道教”完全是兩碼事。

傳統意義上,道士乃信奉道教教義並修習道術的教徒的通稱。《太霄琅書經》謂:“人行大道,號爲道士。”作爲修行中的道士,有道士的基本形象。坐如鏞鍾,臥如彎弓,行如清風,立如蒼松,出聲如病夫處子,舉動如雅士寒儒,問一答一,導暗指迷。行住坐臥,舉念運心,生活中的一切思想言行,惟道是修,惟德是務。這些也是修行的內容。然後要有基本的道德認知,在教言教,道言道語,道士要有道士該有的樣子,維護道教正統,延續它的法脈。你可以博採衆長,精學百家,但不能喫着道教的飯,砸了道教的鍋。這個道理,範圍擴大一點,作爲一箇中國人,肯定是要愛國愛黨愛人民的,就像人在其位要謀其政是一個道理。

道士要入門,一般是兩個途徑,首先是師傅要教得好,再一個是自己肯讀書、學藝。如果碰不到高師,自己又好喫懶做,那是做不成有道之士的。道士在道途上的征程基本上是這麼一個步驟:聞道——求道——知道——行道——得道——傳道。忌諱的是有些人基本上自己還沒有做好,就開始傳道了。那怎樣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學好呢?一個道士,終究是要有些本事的。這些本事不一定要全會,術業有專攻,悟性有高低,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天賦決定自己大概修行的方向。傳統意義上,道士修煉主要圍繞“山醫命相卜”這五個方面。

所謂“山”就是透過玄典、符咒、食餌、禪坐、武學、築基等方術來修練肉體與精神,以達成養生和長生,完滿身心的一種學問。符法、氣、太極拳、玄學、靈脩、練丹之術都是“山”的關鍵詞。

玄典:《道藏》裏面的內容,老子、莊子、列子之思想,《參同契》 《悟真篇》等內丹書,《太上感應篇》《清靜經》《高上玉皇心印妙經》等這些消業、淨化身心的一類典籍。道士必須要通經義,一爲自己修煉,二爲宣教弘法。“山”主要以精神及養生爲主,藉由各種方式或方法達到某種精神領域。

治療術:“方劑”、“鍼灸”、“靈療”。以“肉體”之症診:表裏、虛實、寒熱配合易卦、地支、經脈等去化治人體因疾病產生的煩惱痛苦。“醫”的典籍:除了祝由術之外,有《道醫典籍》七大類,包括但不限於《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

“命”,推論術。主要有“紫微斗數”、“子平四柱”、“七政、星平會海”、“鐵板神數”。以“人”的生年、月、日、時的資料去推斷一個人的命與運。所謂“命”是透過子平八字推命術、紫微斗數、星平會海等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窮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運的一種學問。

“相”,觀察術。“人相”,“姓名學”、“陽宅”,“勘輿風水”。以“物”相、干支、星、易的資料去觀察物得變化興衰對人產生影響。“相”主要以物爲主,藉由事物本身的形體或表徵之象,解釋吉凶禍福。在命理上,有手相、面相、骨相、風水......等。“卜”,預測術=“易卦”,“奇門遁甲”,“六爻”,“大六壬”,“太乙神術”,“梅花易數”等。以“事”時間、方位、干支的資料去推測事情發展與如何處置。“卜”主要以事爲主,對於不明瞭之事,可藉由卜的方式來預測事情的成功機率。如占卜、梅花易數、測字、米卦、鳥卦、拜拜抽籤......等。

一般來說,住廟皈依的道教徒,山醫命相卜各科都會涉獵一些,比如“山”中的符咒法事、高功科儀,“醫”中的道醫養生術,“命”中的命理八字學,“相”中的風水堪輿,“卜”中的易卦六爻等。但是住廟的全真派和正一派所修的側重點不太一樣,全真自古以來以清修爲主,側重山字門的修煉,比如內丹、修仙、導引、拳術氣功等,而正一派和在家火居道士,需要爲民消災祈福,側重符咒和醫術、命理、占卜等術,不一定會修真之術和禪坐、拳術。

而正一道士所會的,全真道士也不一定會,也有特別會的全才,這個要看傳承。民間也有有道之士,不在這兩派之列,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會使用預測占卜術,因爲占卜術有一個特點,通過精神和氣的修煉或者通過書、“術”的修煉都可以做到。所以大凡修煉之人,都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歷史上出了很多這樣的高人。自我評價一下預測和“心想事成”的水平,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修煉水平。因爲修煉離不開以人爲本,道家修煉講究靜觀和“天人感應”,沒有感應,是修煉還不到家。這幾乎是一個評價標準。

當下目測某些道士並不一定會堪輿、醫術、四柱批命、看相、三式梅花六爻等預測之術,一個是修行的方向不一樣,學道不一定要學術或施術於人前,學術有成也不代表學道有成。二是有心想學又學不會的,可能是命中沒有太極貴人,也沒有命犯華蓋,多種原因吧,學這些要很大的天賦,天賦就是興趣,沒有興趣是沒毅力堅持學下去的,而且光學一樣還不夠,要學好的話實在是太難了,有些內容簡直是天書。

如此,還有以下這些內容,算是比較輕鬆的,至少不那麼費腦子,還挺享受。琴棋書畫詩酒茶,這些內容不但道士學得,也是文人雅士的愛好,所以歷史上魏晉時期、盛唐之時,儒釋道之流能夠和匯交流,因爲文化共通,可以以術入道、悟道。這些內容通常是八字裏面有“子午卯酉”的人學的,而且可以學得很好,很高雅。

這部分人即使不在道門,也可以稱爲“有道之士”了。總的來說,選擇做一個道士是很充實的,內煉、武術、行科、堪輿、批命、卜算、醫人治病,琴棋書畫、詩酒劍茶,每一樣都值得花精力去探索其中,樂在其中。在新時代,探討這些傳統內容的改革創新,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在古時,道士學識淵博、修養高的被尊爲先生、真人。就算作爲一個普通人,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學,路漫漫兮其修遠,人生是不會寂寞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