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作文素材看的人太多了,在高考時容易跟別人撞。另外,假如能夠獲得往年的高分作文的話,也可以反覆閱讀高分作文,揣摩作者是怎樣取題目、構思並運用素材的。

書山尋路,學海搖櫓;十年寒窗,上下求索。夢想就在咫尺之距,或許你已經步履沉重,或許你還在咬牙堅持,但請相信這不會是一場孤勇的旅程。未名博雅,千里同行,北大學子爲你送上這份真誠的“備考錦囊”。學什麼最重要?怎麼學最高效?如何選擇未來的專業?這裏有你最需要的答案。無論你是求學前路尚曲折的旅者,還是高考戰場正披掛的戰士,北大始終與你同行。

個人介紹

徐嘉驁,高中畢業於鎮海中學,現就讀於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2019年7月,浙江省寧波鎮海中學再一次創造歷史,蛟川書院高三(2)班徐嘉驁以總分720分,語文131、數學147、外語142、物理100、化學100、生物100,拿到全省最高分,成爲浙江省2019理科狀元。

去年的清明,最後一次選考落下帷幕,高考倒計時兩個月。我一個人躺在牀上,循環播放着陳粒的《小夢大半》。我意識到,我的高考夢,也已經過去了大半。

選考與清明“假期”結束後,我回到學校,開始着手準備6月的最終戰。

和現在不一樣的是,去年的我們在最後兩個月只需要準備語數外三門學科。而語文是我三門課裏面相對較爲薄弱的,因此我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複習語文上。所以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下最後的兩個月我是如何學習語文的。

1、基礎部分

大家都知道語文前面幾道選擇題的珍貴性和重要性。事實上,大家一方面要認真準備,另一方面也要放鬆應對,不必糾結於過於偏僻的字音字形和詞語用法。當時的我在複習基礎部分時,選擇了回顧曾經學過的內容。

對於字音字形和詞語辨析,我多次重讀了《語基》和自己的整理本上的內容,遇到不熟悉的就記錄下來,之後反覆複習。

對於標點和病句,我在考前的幾天重新整理了各種錯誤用法和相關的例句。事實上,碰到不是很熟悉的類型我都會將這種錯誤用法記錄下來,因此到了最後便有了充足的複習資料。

至於語用題,我也只能是充分熟悉比較常見的一些類型,比如漫畫、新聞等等。並且在平時碰到新穎的題型時多多留意,瞭解各種題規範的答法。

2、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一直是我的弱項,所以我還是花了比較多功夫的。具體來說,首先我整理了各種常見問法的基本套路和思考角度,這些在複習教材上一般都會有,在做題時爭取做到思考全面;留意是因爲漏想哪個角度而失分的,之後記得多多提醒自己。

在保證角度全面的情況下,要努力精練語言,各個要點之間相互獨立,不能爲了湊字數而多寫。

至於碰到新的題型,切記以不變應萬變,答題的角度依然是那麼幾個,有了思考的方向,答題時便能更加有底氣,內容也能充實很多。

當然如果你想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不如讀一讀名家的散文,遇到你覺得寫得好的地方便想一想好在哪裏、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言文閱讀

我隔壁班的語文老師說過:“一切文言題目都是翻譯題。”因此,提高古詩文的分數最重要的便是提高翻譯能力。

對此,首要的便是充分熟悉課內學過的文言字詞。自己一定要整理一遍重要的和不熟悉的字詞意思和句式。另外,不斷地練習和積累當然是必要的,最後兩個月必須不斷地做題並熟悉各種字詞、句式,自己翻譯得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揣摩答案是如何翻譯的。

除此之外,我還會在空餘的時間閱讀各類課外的文言文。可以閱讀《古文觀止》這樣的經典書籍,當然《讀本》也很不錯。裏面挑選了各個朝代的諸多文言文,都是短小易讀的,有些還可以成爲作文素材。由於高三時間緊張,因此閱讀這套書是個不錯的選擇。

4、古詩閱讀

做古詩題,最重要的依然是讀懂詩。在讀懂詩的意思、明確詩的題材後,纔可以進行答題。類似於現代文閱讀,對於經典的問法要熟悉答題套路,這些都可以參考複習教材。當然要注意不能空談,時刻要聯繫古詩原文,點明哪句話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作用等等。

而對於新穎的題型,和現代文閱讀一樣,要注意答題的角度和精準性,問什麼就答什麼,切忌生搬硬套。對此,要熟悉古詩中一些常用但又不常考的手法,比如比興、點染、一詠三嘆等等。這裏我建議看一下蘇教版必修四書本上的課後思考題,裏面提到了許多鑑賞古詩的專業用語,瞭解之後能對古詩鑑賞更有把握和底氣。

5、作文

作文大概是最能拉開差距的一塊了,也是最考驗素養、最難臨時抱佛腳的一道題。因此,在最後的兩個月,必須持續地打磨自己的作文,這樣才能穩步提升。

首先是練字。先要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筆,出墨要流暢,並且應該適當粗一點。作文的字要做到快而工整、清楚。因此,在平時練習作文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把字練好,不能抱有“到考場上再認真寫”的想法。時間充裕的同學也可以專門挑時間來練字,注意要在與作文格差不多大的方格紙上“臨”,實際效果比在字帖上“摹”要好很多。

其次便是作文內容了。最容易做的或許是素材的積累,但是千萬記得積累素材並不是買一本《作文素材》拿來隨手翻看。一是作文素材看的人太多了,在高考時容易跟別人撞;二是必須要進行摘抄,有自己的素材本。

對此,我的選擇是在高三的最後依然保持一定的閱讀量。這個一般集中在週末或者平時完成作業之後自由支配的時間。而閱讀的書目,最好是文化性、哲理性散文,比如《野草》《身份的焦慮》就很不錯;假如想要讀小說的話,我建議不要讀小說的文本,而是採取以下步驟:首先挑選一個或幾個比較著名的作家(我選擇了詹姆斯·喬伊斯和菲茨傑拉德),去了解他們的生平,對他們進行批判性評價,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負面的,這樣就積累了一個人物素材;然後收集他們的一些名言,這樣便有了名言素材;最後瞭解各小說的梗概、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在作文中運用時用一兩句話點到爲止即可。這樣做誠然功利,但得到的素材會新穎而且精緻許多。至於對文本更加深入的瞭解,不妨留給高考後的暑假以及之後的大學生活。

另外,假如能夠獲得往年的高分作文的話,也可以反覆閱讀高分作文,揣摩作者是怎樣取題目、構思並運用素材的。裏面一些好的素材和語言也可以“佔爲己有”。

當然,作文也離不開練習。練習不必很多,大概一到兩個星期寫一篇即可。但是,寫完後一定要反覆地找老師,聽取老師的意見之後進行修改,直到打磨出一篇“完美”的作文爲止。

最後的最後,稍微講一講臨考的心態吧。其實大家大可不必過度擔心“發揮失常”,就我個人的經歷來看,身邊的同學基本上都是取得了跟自己水平相稱的成績的。因此,大家複習的時候專注複習,週末適當放鬆放鬆也是可以的。

祝學弟學妹們高考順利!歡迎報考北京大學!

來源:北京大學招生辦 文字:徐嘉驁,內容有修改 審校:李小儀 童禕璐

美編:楊圓

相關文章